第三十六章 清水寨 二(1 / 2)

小怪眼中金光四射,朝金兵作著鬼臉,還拿石塊向金兵身上扔。金兵四處望望,小心翼翼地靠近著。小怪一塊石頭正打在前額上,立時一個大包,生疼。

這下金兵怒了,吼了一聲,舉起刀,朝小怪猛撲過來。小怪急急轉身,金兵已然到了身後。正自獰笑,兩隻弩箭同時射中咽喉,一聲未發,倒地身亡。

馬擴和趙榛將金兵的屍首拖進去,側起耳朵聽聽,沒有動靜。兩人迅速來到守衛處,將兩隻大燈籠摘了下來。

馬擴說:“糧草囤積太多,分頭點火,村外溪邊小樹林彙合。”趙榛點點頭。

兩人正待動手,忽聽得人聲和粗重的腳步聲。一個金軍軍官從遠處走了過來,左右搖晃,想是酒醉未醒。

直到到了跟前,猶自雙眼朦朧,邊吐著酒氣邊說道:“好好守著,出了漏子,老子饒不了你們!”

馬擴和趙榛相互示意,兩人同時上前,一左一右架住了金軍軍官。那軍官仍是酒意未醒,嘴裏嘟囔著:“老子沒喝多,自己能走,不需要你們猴崽子獻殷切!”

掙紮幾下,覺得不對,剛想喊,嘴已被堵上,隻覺腹部一涼,一柄短刀隻剩刀柄在外。

那軍官身形肥大,劇痛之下,雙手突然用力,竟將兩人甩開。他痛苦地捂著腹部,張口就要大喊。

趙榛急了,從地上抓起一塊碎石,擲了出去。

那軍官喊聲方出,嘴巴就被一塊碎石擊中,含糊幾聲,滿嘴是血,一口牙齒被打去大半。

馬擴趕上前,不待他再有動作,短刀刺進喉管。

風聲更大,偶爾的幾聲鳥叫,格外清冷。

趙榛和馬擴將軍官的屍首拖到陰溝邊,扔了下去。各自拿了燈籠,一東一西悄然躍出。

糧草堆積,黑黑一片,望去如山。

趙榛將燈籠打破,扔進幹草堆。眼見火起,隨風慢慢升騰起來。西邊也是一陣濃煙,火光漸紅,想是馬擴已將幹草點燃。

聽得一陣馬嘶,趙榛轉到柴草後麵,看見一群馬正在馬廄裏亂騰著。

此時大火已起,慢慢騰上天空,聽得遠遠近近嘈雜的人聲。

大火炙烤著,馬群發出一陣慌亂的悲鳴。趙榛一腳踢開馬廄的門,用短刀將馬韁繩割斷,跳上一匹高大的白馬,猛拍馬尾,衝了出來。身後,像決了口的水流,幾十匹馬跟著奔了出來。

大火映紅了漆黑的夜空,濃煙遮天。金營裏人喊馬叫,金兵四處亂跑,很多人朝大火處湧過來。

火光中,馬群衝著營帳急奔。

隻見一個個營帳被馬蹄踏翻,金兵光著膀子被掀在冷風中,正自驚惶失措、茫然不知所以,忽被後麵的馬狠狠踏在身上,慘叫聲不絕於耳。

趙榛跟著馬群狂奔,不止去向哪裏。隻覺營帳一個個倒下,那馬群轉眼已跑出半個營寨。

前麵一道土坡,馬群慢了下來。大火幾裏外可見,嗆人的煙味一直飄到大營邊緣。

趙榛勒住馬韁,正待辨辨方位。忽聽身後一聲大喊,一陣掌風就掃了過來:“兀那小子,看你往哪裏跑?”

趙榛驚回頭,嚇得魂飛魄散。

身後非是別人,正是國師烏利希。

烏利希回到自己營帳,正待歇息,忽聽得大營內人聲鼎沸,喊叫聲四起,亂作一團。急出帳一看,西北方火光衝天,正是歇馬屯糧之處。

他心裏大驚,急向起火處奔去。未及近前,但見迎麵一群馬踢翻營帳,疾奔而來。

烏利希閃在一旁,正欲追攔馬群。忽見一人騎在馬上,夾在馬群裏轟然而來。

那人一襲黑衣,騎在一匹高大的白馬上,在火光中格外刺眼,轉眼就從身邊略過去。

烏利希心念驟起,不再去管那大火是何,隻奮起神力,撒開腳步,在馬群後疾追而來。

但見他身形晃動,腳步騰起,如鬼魅般,不多時就趕上了馬群,而趙榛全然未知已被烏利希趕上。

聽得風聲,不及細想,一縮身,已從馬上滾落到地下。再起身時,手中已擎了雙戟,隻指向烏利希。

烏利希瞧見雙戟,不禁大笑:“原來又是你!陽關有路爾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這回遇到佛爺,看你往哪裏逃?”不待答話,掄起禪杖,挺身就上。

趙榛知道這和尚的厲害,不去與他硬碰。憑借靈逸的身法和多變的雙戟,一時間烏利希倒也耐他不得,可要想脫身卻是難上加難。

兩人正自酣鬥,忽聽一聲嬌叱:“師父且歇,待徒兒拿了這小賊!”

回頭看去,原來是一少女,約有十七八歲年紀,身形高痩,身著貂衣白襖,粉嫩嫩的臉,柳眉彎彎,眼睛汪汪似蘊了一池春水,渾身卻透出一股勃勃英氣。

趙榛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他一下想起黃河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