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白河村村南的玉溪河邊最熱鬧的時候。
村裏的嬸娘嫂子們聚在一起,邊洗衣服邊閑聊家長裏短。
而近日最大的新聞,莫過於鍾大順家那個雙胞胎小傻孫女,在大病一場後居然會說話會喊人了。
據說這是開竅了。
鄉裏鄉親的少不得要關心兩句。
“嫂子,老三家的小寶兒現在怎麼樣了?”
問話的是個圓臉中年婦人,名叫黃桂英,她男人和鍾大順是堂兄弟,關係還比較近。
她一邊利落地拿著衣服在河裏漂洗,一邊問蹲在她旁邊將衣服捶得劈裏啪啦響的胡秀蘭,也就是她口中老三的親娘,小寶兒的親奶奶。
胡秀蘭應道:“好著呢,謝他桂英嬸關心。”
“那就好,都說龍鳳呈祥是大福氣,小寶兒先吃了苦,往後可都是好日子,肯定能像她哥哥一樣聰明。”
雙胞胎之中的哥哥是村裏有名的聰明娃,胡秀蘭對這個孫子可稀罕得緊,自然也是這樣期盼的。
“小寶兒真會喊人了?”有平時和鍾家不那麼親近的人忍不住問。
旁人好奇歸好奇,大家也知道分寸的,除了個別太八卦的,沒人那麼不識趣,在這會子上門去湊熱鬧看人家是不是真的會喊人,所以親耳聽見的少,都是聽說。
現在也是話趕話了才問出來。
胡秀蘭臉上露出慈和的笑容,點點頭,“嗯,昨日還喊了奶呢。”
“難怪嬸子這兩日看著紅光滿麵,可不是件值得高興的大喜事麼!”
眾人七嘴八舌的,都說著好話。
胡秀蘭聽著心裏高興。
她將最後一件衣服擰進盆裏,和大家說一聲就端著離開了河邊。
到家後將衣服晾好就轉身回了屋,打開櫃子拿出三個雞蛋,但想了想又加了一個,可四瞧著不吉利,於是又拿了一個,然後用籃子裝著,挎在臂彎裏就往村尾的三兒子家去了。
村尾最後一家破舊房屋前,胡秀蘭推開搖搖欲墜的小院門走進去,她家老三正抱著小寶兒稀罕著,一聲聲地讓人喊‘爸爸’。
小姑娘剛開始還挺熱情,應了兩聲後就不太搭理他了,三聲才應一聲,可某人還在爸爸叫爸爸個沒完。
“你煩不煩人,聒噪得很!”胡秀蘭拍了把兒子的手,將挎著的籃子放在一邊的石板上,從他懷裏將小孫女搶了過來自個兒抱著。
然而剛訓了別人,自己一開口也是,“小寶兒,還認得阿奶嗎?叫聲阿奶可好?”
說實話,鍾嘉恬覺得有點煩煩的,她來了這幾日,自從第一天喊了一聲‘爸爸’後,就一直被人哄著喊各種稱呼。
現在又來!
算了,誰叫她會喊人是件新奇又令人高興的事呢,這又是她親奶奶,喊就喊吧。
鍾嘉恬卻不知道,她這一耽擱,引得胡秀蘭心裏一咯噔,心道孫女不會又不好了吧?
好在,小姑娘隻是慢了半拍,人是沒問題的,軟軟地喊了聲,“奶。”
“誒!”胡秀蘭應得很大聲,下意識就想哄著再來一次,“阿奶的乖寶兒,再叫一聲?”
鍾嘉恬認命地繼續喊,“奶。”
“再叫一聲?”
有點想翻白眼哦,但她還是乖乖張了嘴,聲音更軟糯,“奶~。”
胡秀蘭終於確定了,她孫女真的好了,這個認知讓她高興地笑得見牙不見眼,一遍一遍地喊著心肝寶貝。
毫不意外的,惹來了親兒子的吐槽,還有一點點小妒忌,“剛才還說我呢,你自己不也聒噪?小心寶兒煩了你。”
“小兔崽子,說什麼呢!”胡秀蘭怒目而視。
鍾老三一點也不怕,拽了句文,“真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哼,別以為我聽不懂!行了,趁著我在,你趕緊的該幹嘛幹嘛去,衣服洗了嗎?粥煮了嗎?雞喂了嗎?別什麼事情都指望著你媳婦,再能幹那也是人!”
雖然這是親兒子,但胡秀蘭也不能昧著良心說兒媳婦嫁給老三有多賺,她這兒子除了長得好看點,那真是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地方。
這家裏能過成這樣,孩子能養得這麼好,大功臣還是兒媳婦,所以她方才才要多拿個雞蛋,至於最後一個,就當便宜老三了。
想到這,她又道,“小寶兒現在都好了,你們也該想想往後的日子要怎麼過了,難道真要一輩子擠在這小破房子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