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元和年間,山東菏澤有一個姓黃的富裕人家,戶主叫黃文軒,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因為鹽是十分重要的物品,更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製鹽投資小效益高,很快就被朝廷壟斷了,朝廷把鹽和鐵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鹽與鐵實施朝廷專賣。
民間的一些商人看到了鹽業的商機,便鋌而走險,私販鹽,由於販賣私鹽帶來的暴利,於是這些商人們,寧可殺頭也要去販賣私鹽,於是私販鹽,便成了古代危險的職業。於是官府不得不采取了一係列的嚴懲政策。古時候曆代官府對私鹽打擊的力度,都是相當大的,然而販賣私鹽利潤太大了,怎麼嚴懲也不能禁止。
黃家販運私鹽到了黃雲軒這一輩上,祖上上積攢下來的錢已經很多了,他們家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人家了,住的有好房子,種的有好田園,穿的有好衣,吃的有好酒好飯,真個廒多積粟,囊有餘錢,放債使婢。
黃雲軒看到原先的祖宅有點老舊了,便找來了工匠,把房屋和宅院重新改造了,院中蓋了兩座高樓大廈,前麵蓋起了十幾間門房,左右廂房30多間,院外粉牆環護,綠柳周垂,四麵抄手遊廊。院中甬路相銜,山石點綴,院中種各種漂亮的花卉,有月季、牡丹、芍藥、荷花、菊花。
黃雲軒喜雙牡丹的雍容華貴,也荷花的亭亭玉立,更月季的婀娜多姿,可他最喜歡的是菊花,到了晚秋季節,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逐漸的凋零了,惟有傲霜的菊花卻迎著秋風競相開放,姹紫嫣紅,流光溢彩,爭妍鬥奇。紅的像一團火,黃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銀絲,含苞待放的花蕾,在太陽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麗極了。
黃文軒自小沒讀過書,但他羨慕讀書人,販賣食鹽雖然能掙到很多的錢,但是沒有地位,而且販賣私鹽,如果被官府知道了,還會有被殺頭的危險,讀書可以平步青雲,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舉成名的地位當然是顯赫的,於是黃文軒便請來了私塾先生教給自己讀書。
那先生是個舉人出身,學問很高,黃雲軒出了十二兩脩金,才把這個老先生請到了家裏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他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千家詩》《弟子規》開始學習。黃文軒有了想努力學習的心理,當然學習非常刻苦了。
早上天蒙蒙亮的時候,黃文軒就起床讀書了,等到先生醒來的時候,他已經能夠把前一天先生教給他的內容背誦默寫下來了,剛剛先生教給他新課,大便一遍又一遍的朗誦,一遍又一遍的書寫,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裏默默記著。
妻子看到他那樣刻苦的學習,很是心疼,便勸導他說:“夫君呀,你可要注重身體呀,你能夠認真的學習,將來想有點出息,這是好事,可是,千萬別把身子累壞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