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安武院餐廳,靠窗戶的那張餐桌上,正坐著六人,當然其中五人都是熟麵孔,還有一人自然是韓濤的好朋友張虎了。
“華哥,我們自然是購買不起飛刀,不過找個鐵匠打造幾把鋒利的飛刀應該還行,反正作為武者,也自由了許多,我們打算回新安區我父親的老熟人牛鐵匠那裏打造。”楊光笑道。
“反正是練手的,質量稍微好點就是。”東哥道。
幾人聊了很久,韓濤也了解了一些飛刀的常識。
飛刀長度是最重要的,要使飛刀具有良好的飛行
性能,力量和穿透力,飛刀的長度應不少於9英寸同時不長於16英寸。短於9英寸的飛刀其
穿透力不夠,而長於16英寸的飛刀則很難投擲。
小一點的飛刀常用於轉移敵人的注意力而並不那造成太大傷害,所以實際上並不致
命。
飛刀的重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訓練有素的飛刀手,通常認為飛刀的重量長度的比例為每一
英寸長度要重一盎司。也就是說9英寸的飛刀,其合適的重量大約在9盎司左右,16英寸的
飛刀其合適重量大約應在16盎司左右。太輕的飛刀飛行性能不佳,且殺傷力不足。太重的
飛刀則難於投擲,射程短且飛行慢。
飛刀是一種體型較小的刀,刀身上銳,刃薄如紙,呈柳葉狀,長約25厘米,又稱"柳葉刀"。刀柄末端係紅、綠綢,各長約6厘米。此刀為有尾翼飛刀,發射時刀身直射。
飛刀又分兩種飛行模式。
例如直飛,就是握把出手,出手時到上靶刀尖在90度內旋轉,發力一般分甩臂或抖腕二種,甩臂動作比較大,刀離手因距離不同,手腕和手臂會形成不同角度。抖腕動作小,以小臂和手腕形成寸勁,以食指的滑按刀背來控製出手,在距離上沒有限製,視個人能力能飛多遠,網上視頻有紀錄的是國外的11米國內的8米。
第二種方式就是旋飛,就是握尖旋飛半圈或者幾圈後刀尖插中目標。距離不遠、半圈上靶的叫指控旋飛,距離遠、旋轉幾圈上靶的叫自由旋飛,不論哪種手法都需要大量的訓練,不是一夕一日之功。
這是一種特殊的用刀方法,要有高度的技巧,需要長期鍛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達到小李飛刀那種百發百中的程度,幾乎很難。
袁世凱刺殺雲南地方軍閥唐繼堯,所派刺客用的就是飛刀。那次顧惕思奉袁世凱之命,策動唐部師長陸俊石殺唐。
陸俊石買通自己的衛士李斑作為刺客。李是精通武術的安甫流氓,因在國內犯殺人罪,遭法國巡警的追緝,流入雲南,先以販賣煙土為生,後投入滇軍。李斑便以參加唐繼堯親自主持的比武為名,在鞋中藏了一把小刀,進入比武場。當李斑出場比武,來到唐繼堯麵前時,演了幾個招式,就從腳上布鞋中踢出一把三寸長的小刀,直向唐繼堯飛來。幸虧比武的評判主任眼快,急拉後一把,飛刀從唐繼繞的頭發上掠過,眾人都嚇出一身冷汗。
李斑見未刺中,急忙逃離,被唐繼繞的衛士當場打死。
唐從李斑身上找出主謀,把陸俊石與顧惕思抓了起來。袁世凱陰謀的暴露,反而進一步堅定了唐繼堯反袁的決心,不久蔡鍔回滇,組織討袁護國軍,促進袁政權的崩潰。
不止有飛刀的真實故事,還有很多虛構的大俠,其獨門兵器就是飛刀,還有在看雜技表演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飛刀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