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寅城和金允夏的初見,是一場讓他終身難忘的經曆。
各種程度的,終身難忘。
一場電影的慶功會。
電影成績不錯,雖說不到大爆的程度,但票房也算亮眼,資方和主創都滿意,現場氛圍輕鬆。
氣氛好,慶功會結束後有人張羅第二場,響應的人就很多。
趙寅城這個第一主演自然不能缺席,況且他本也沒想拒絕,電影宣傳期沒少折騰,他也需要放鬆一下。
不隻放鬆身體,還有放鬆心情。
實話說,電影成績趙寅城其實是不滿意的。
作為一部他時隔十年才回歸電影界的作品,大導執導,還有影帝作配,這種配置下,實際票房不太夠看,這個成績也不能讓趙寅城重新在電影圈站穩腳跟。
不過項目都結束了,資方和主創也賺了,所有人心情都不錯,他跳出來說不開心不滿意?
除了得罪人還有什麼用,所以沒必要,跟著開心就好,電影再找機會拍就是了。
韓國電影慶功會,辦兩場基本是圈子裏默認的規矩。
第一場請媒體請賓客,紅毯粉絲,鮮花呼喊,鎂光燈劈裏啪啦,現場星光熠熠,演員藝人穿著正裝華服淺笑輕談,拍出來的照片每一幀都是精修,是物料。
因為這是辦給公眾看的。
賓客盡量多請,通稿盡量多出,五分成績誇成十分,再低調的演員這會都支棱起來,畢竟關係到他們後續的戲約質量以及片酬身價。
何況既然進了娛樂圈,也沒哪個是真·不爭不搶的性格,那種的根本不會往這名利場裏擠,擠進來了再說什麼低調不搶眼的,隻會讓人覺得可笑,觀眾也不買賬。
抱著這些種種目的舉辦的慶功會,仍然算工作的延伸,藝人必須維持最好的狀態,時刻麵對鎂光燈,起不到什麼解壓放鬆的作用。
起不到怎麼辦呢,很簡單,再辦一場就好了,畢竟這圈子的人,再組一局的錢哪個都掏得起。
說不上誰是第一個,反正規矩就這麼默認下來了。
第二場真正隻有圈內人的局,都是自己人,玩得開,也玩得嗨,徹底拋棄那層光鮮的皮囊,無法展露在公眾麵前的東西通通暴露,漆黑夜色中,是人是鬼一目了然。
而讓人鬼現形的地點就很重要,保密性是首要的,畢竟脫下皮囊隻是暫時,之後還要穿回去的,台麵下的東西隻能藏在台麵下,不能給人翻上來的機會。
其次花樣也不能少了,不新鮮不好玩,還談什麼解壓,談什麼放鬆。
總之,地點,很重要。
“不如去carnival吧。”
陌生的名字一出,眾人看向開口的鄭宇盛,好些人一臉迷茫,趙寅城也是,都是沒聽過的。
鄭宇盛:“聽說是新開的,挺…厲害的。”
具體怎麼個厲害法。
鄭宇盛也說不出太多,他沒去過,他跟趙寅城一樣,最近一段時間忙得飛起,哪來的時間玩樂。
地方是李秉憲跟他提的,那哥嘴裏描述的叫個誇張。
“宇盛啊,真是開眼了,有些東西,別說玩,哥這輩子聽都沒聽過,那種想像都達不到的程度。”
想象都達不到的程度確實很刺激,鄭宇盛光聽李秉憲有限的透露,都覺得大開眼界,聽完後想去見識一番的心情非常強烈,這一提就想起來了。
其他人胃口被吊起來,聽著確實有點東西,最後是導演拍板,“就這家了。”
眾人紛紛上車轉場,趙寅城和鄭宇盛一輛車,助理在前邊開車,後座隻有兩個男演員,說話便也沒什麼顧忌。
趙寅城從西服口袋裏掏出煙盒,抽出一根遞給鄭宇盛,自己也咬了根在嘴裏,一邊摸打火機一邊含糊著問他:“真那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