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1 / 2)

40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中考語文的成績記不起來了,都過去那麼多年了,十年前的事情誰記得情。好像是九十五吧,作文扣了兩分。不過高考的語文成績還記得很清楚,總分一百三十六,作文五十六分。一九九年我們高考的時候隻有一個作文,去年還是兩個作文,一大一小,大作文四十分,小作文二十分。一九九年的作文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議論文、記敘文都可以,還可以寫說明文。我當年寫的是記敘文,講的是把深藍電腦的記憶移植到一個中學生的大腦裏,這個中學生的記憶力變得超強,語文、英語、政治、曆史、地理成績大幅度提高,隻有對邏輯思維要求高的數學提高不大,就這樣靠著變態的記憶力,他成了全校第一名;美中不足的是這種記憶不能應對複雜多變的環境。上大學後才在《讀者》上看到一個高三學生寫了一篇議論文,堅決反對移植記憶,即使自己的記憶力很差,也絕對不會去把別人的記憶力移植到自己的大腦裏,因為移植的記憶力是別人的東西,那不是自己的,那種喪失個性的事情是他堅決反對的。結果隻得了二十來分,沒有被本科院校錄取;這個孩子很傷心,他的當作家的母親和同事們都認為這是一篇見解獨到,論證充分,氣勢雄威的好文章,至少應在五十五分。看來是命題的大學教授的思想解放了,體裁和文章內容都不限製,可是有好多閱卷人的思想觀念還沒有轉變。媽媽問那個高三的男孩子,如果在讓你寫一次你會怎樣寫?那個高中生鄭重而嚴肅的答道,還是那樣寫,我隻能那樣寫,追求個性是我最大的個性。”

“老師,我和那個高中生的觀點正好相反,能把別人超強的記憶力移植到我得大腦,我的語文和英語就會大幅度提高,我就不用為這兩門課程擔心了。那該多好啊!”

“那還是自然發展的你嗎?高考作文不是競賽中的作文,要穩重求新,你可以傾向或者支持某種觀點,隻要不走的太遠。明白我的意思嗎?”卓興問道。

“老師,我還是不大明白。是不是當好好先生,就像我們那個說了一堆話卻什麼也沒有說,誰也不得罪的政治課老師。”這個初中生聯係到了他的老師了。

“有點像,但其實不是。考試的作文要有明確的觀點,畢竟語文不是政治,但最好不要反彈琵琶,那樣難度太大,彈好了當然十分精彩,可是一旦彈不好,琴弦就‘砰’的一聲斷了。”卓興替他分析到。

“老師我寫一篇,到下次上課你給我看看好嗎?”

“好的。我就義務給你看看。”

“對了老師,我們班裏有一個根號二的男生。”這個初中生轉移了話題。

“根號二的男生,什麼意思?”卓興隨口問到,話一出口卓興就明白了那個初中生的意思。“一米四。”兩個人幾乎同時說道。

“我們班其他男生經常嘲笑那個矮個子的男生,他常氣的不行,挺好玩的。”

“你們還小,就知道好玩。”卓興決定逐步開導一下這個初中生。

“真的是好玩,不過看到他難過的樣子,我心裏也不是很舒服,隻是夥伴們都這樣,我不好落單。”

“這又不是發錢,用得著大家一起來嗎。男生誰不想長得高些,可是有些事情自己作不了主。他自己長得不高,心裏已經不好受了。你們這樣嘲笑打擊他,他能受的了麼?你們就不怕他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