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生、錢學森科普講堂(1 / 1)

劉東生:中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創立了黃土學,帶領中國第四紀研究和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躋身於世界領先行列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被譽為“黃土之父”。

基岩:指地球陸地表麵疏鬆物質(土壤和底土)底下的堅硬岩石。

黃土磁化率曲線:黃土在地磁場作用下會產生磁性。黃土磁化率指黃土受單位強度的磁場磁化所產生的磁化強度,它會隨著黃十層深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形成一條曲線,即黃土磁化率曲線,能反映古氣候的變化。

泰勒環境成就獎:創立於1973年,被認為是國際環境科學界的最高獎,也是世界科學界的最高獎之一。

中央地質調查所:創立於1913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地質程學研究機構。

古生物學:研究地質曆史時期的生物及其發展的學科。

古脊椎動物學:古生物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專門研究地質時期的各類脊椎動物,包括它們的形態、分類、生活習性、分布以及它們的起源、進化、發展曆史等。

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第四紀時期環境發展演變的學科,包括地殼運動、氣候變化、沉積環境、生物演替等。

環境科學:指以人類的生存環境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活動與環境演化規律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持續發展的途徑與方法。

環境地質學:研究地質環境及其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變化規律的學科。

錢學森:空氣動力學家、係統科學家,工程控製論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鐵道機械工程:與修建鐵道等機械相關的科學工程,實踐性強。

馮·卡門:1881-1963年,20世紀最偉大的力學家之一,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卡門一錢近似”公式:馮·卡門是錢學森的老師,兩人相差30歲。當錢學森在馮·卡門身邊學習、工作時,馮·卡門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如何計算機翼麵上的壓力分布。當時,已有的計算方法隻適用於飛行速度小於0.5倍聲速的情況。錢學森經過深入研究,給出了一個公式,不僅得到了更為精確的結果,而且把適用範圍擴大了,這個公式便稱為“卡門一錢近似”公式。

“兩彈一星”:指導彈、核彈、人造地球衛星,它們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國防實力和科技整體水平。

係統學:研究係統結構與功能(包括演化、協同和控製)一般規律的學科。

“兩彈結合”試驗:指1966年10月27日,中國開展的導彈與核彈頭結合的發射試驗,又稱導彈核武器試驗。這個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有了能用於實戰的核導彈。

工程控製論:研究動物(包括人類)和機器內部的控製與通信的一般規律的學科,著重幹研究過程中的數學關係。1954年,錢學森撰寫了《工程控製論》一書,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