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炎工作室又加入了一位新成員——財務官林雪薇,她學的是經濟類專業,休養的那一年裏她利用閑暇時間把基礎的專業書看了一遍,現在工作室隻有三個人,賬目簡單,隻要統計下支出和收入按時報稅即可,林雪薇完全能勝任。
計算機各種語言都差不太多,基本上能夠觸類旁通,越到後邊學起來越容易。隨著喬司寒的技術越來越熟練,司炎工作室推出小遊戲的周期也越來越短。
他做出的小遊戲都很簡單,但是思維獨特,個個爆款。
林雪薇數錢數到手抽筋,她看著那一串串數字,不禁道:“若是用戶知道這隻是你的練筆之作,不知會是什麼表情。”
喬司寒並不開心:“這說明值錢的其實是我的創意,而不是技術。”
創意那東西太虛無縹緲了,說不定哪天他的靈感就會枯竭,他不信任自己的軟實力,隻有真正的技術才可靠。
所以他從沒想過這輩子隻做遊戲,盡管現階段內遊戲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遊戲隻能算他邁進正軌的階梯,至少以後做人工智能,他靠著現有資產再加銀行貸款,就不用另外去拉投資了。
他脾氣不好,骨子裏又高傲,做不來求人的事,一想到不用去拉投資還是讓他鬆了不少心。
大二上學期,喬司寒參加了一個教授正在做的智能安防項目,這是他第一次在該世界去實踐智能項目,他獨特的思維方式為整個團隊打開了瓶頸,項目順利結題並成功獲獎,讓人工智能改變生活的未來觸手可及。
有了這次經驗,喬司寒對當前世界的人工智能的方向有了清晰的認知,技術也進步了一大截,開始著手人工智能的研究。
他原想直接讓工作室轉型,但是王若愚舍不得他親手畫出來的遊戲,於是喬司寒將司炎工作室分成了司炎遊戲工作室和司炎科技公司兩個部分,遊戲方麵直接交給了王若愚來負責,喬司寒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智能產品的開發上。
他在論壇上認識了幾位國內外的頂尖技術人才,幾位青年人誌同道合,都想把科幻帶進現實,有兩位被他忽悠著一起創業,放棄了高薪職位來到了司炎科技。
司炎科技就租了兩間辦公室,老板兼唯一的技術人員是個大二學生,那倆人差點把他當成騙子綁起來揍一頓,然而在聽到他對人工智能的分析和見解之後,倆人相信了他就是那個在網上頗令他們信服的“q”。
司炎科技最初的研究團隊成立了,把科幻帶進現實成為了他們工作的信條。不久後,司炎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播放器,可以通過語音來控製,他們在線上限量發售,上市第一天就被搶購一空。
司炎科技公司也嶄露了頭角,他們趁機招攬了許多人才。
喬司寒大三的時候,司炎科技的研發部門研究出了一套智能照明係統,能夠通過光線、聲音和人體感應來調節照明亮度。
下半年,“司炎小管家”app上線,同時司炎科技發明了智能熱水器,智能加濕器還有智能空調等智能家電,可以通過“司炎小管家”app遠程控製,向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邁進了第一步。
這時候,司炎科技已經有了一個三十多人的頂級研發團隊,公司架構完整,配套設施齊全,公司算是步入了正軌。
司炎科技依然采取網上限時限量售賣的方式,常常開售幾分鍾就搶沒了,供不應求。
喬司寒向銀行申請了貸款,開始建設自己的工廠。
喬司寒本科畢業那年夏天,司炎科技又推出了一套安防係統,含有智能攝像頭,智能貓眼和智能門鎖等家庭用安防設備。同時司炎科技在各大商場都開了線□□驗店,店內配備了司炎最先進的智能家居係統,身在其中仿佛身處未來。
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意識到司炎科技公司的那句“把科幻帶進現實”正在成真,當今社會的每個人都在親身參與一場變革。
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一塊的發展前景,之後的智能家居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進了市場,很多都是為了蹭熱度撈錢急於求成的產品,連累整個行業的口碑都一落千丈,後來國家出手整治市場,這種亂象才平息,而司炎科技成為了科技興國的重要戰略目標,受到政府大力扶持。
喬司寒當初同雲京大學簽的是本碩連讀合約,他繼續在雲大讀研深造,同時不斷完善智能家居管理係統。他的技術越來越純熟,“司炎小管家”app也越來越完善,一直是是整個行業的翹楚,司炎科技也成為了智能家居行業裏的首選品牌,成功上市。
有了充足的資金,司炎科技也分化出了各個分公司,涉及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等各個行業,不過六年時間,曾經小小的司炎工作室變成了司炎集團,工作地點也由兩間辦公室擴展成了一棟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