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依舊很高,空氣中沒有一絲絲風,雖然有雲層把太陽擋住,但也隻是把炎熱變成了燥熱。程向東站在二樓教室的窗前,視線在遠處的幾棵梧桐樹上分散開,濃密的樹葉像是蓋在樹枝上的綠色棉被,使他覺得更加煩躁。程向東心想:初中三年真的熬過去了,又離開了一群熟或不熟的同學……
“程向東”,一個女生喊了他一聲。
程向東低下頭,看到班佳雨和葉嬅站在樓下,這兩個女生是他的初中同學,程向東看著她們兩個,心裏不免覺得有些失落,十幾個初中同學跟他考了同一所高中,卻沒有一個是跟他分在一個班的,他又需要重新去認識一群人,熟悉一群人……不覺心緒越飄越遠。
班佳雨見程向東沒有反應,又喊道:“程向東,你在那裏看什麼呢?”
程向東回過神來,覺得班佳雨的問題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回答的,便衝她和葉嬅笑了笑。葉嬅也對著他微笑了一下,揮了揮手,拉著班佳雨離開了。程向東望著她們兩個的背影,跟自己開玩笑的想:你們兩個怎麼不叫著我一塊兒去新校園逛逛呢?我又不會拒絕。
市二十五中的高一新生們剛剛結束了為期十天的軍訓,得到了周末兩天的休息時間,程向東新認識的同學都帶著一身的疲憊去熟悉校園環境了,說是去放鬆放鬆,像是要為自己高中三年的苦讀做一個準備,最後消遣一次。
程向東也是懷著他遠大卻不明確的理想——考上名牌大學——考上了市二十五中。市二十五中是全市錄取分數線最高的一所高中,除此之外,曆史也是最悠久的。程向東在讀校門口宣傳欄裏的校史簡介時嚇了一跳,感慨這學校校齡竟然長的讓清華北大都要叫聲哥,細看以後才發現,有六七十年的曆史是二十五中自己一廂情願加上的:清末時當地成立的一所學堂無緣無故的被拉過來成了二十五中的源頭,此後幾十年裏,又有很多學府同樣無辜的成了二十五中的前身,雖然它們的所在地、名稱甚至收的學生年齡段都不一樣,但這些學府被編校史的工作人員安排的就像抗戰時我軍的戰士,這個倒了,那個又跟上。一個接一個,從未中斷。終於在六七十年後成功接上了“市第二十五中學”這個名字。而當地另一所較好的高中——四中——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他們再也找不到另一所晚清學堂,又不好意思往清朝以前扯,否則到了清末不是斷史就是跟二十五中同源,所以拚盡全力也隻把源頭追溯回五十多年前。學校這樣做,好比一個地區想發展旅遊,就要先弄一個名人故居出來,證明自己底子厚。但這讓程向東覺得實在是多此一舉。
二十五中真正在當地聞名不過二十餘年時間,早些時候,學校裏偶然出現了一個省理科高考狀元,這件事讓當時的校長決定要借此將二十五中打造成省重點中學。在他的領導下,二十五中除了穩步發展,還在適當的基礎上對自己學生的高考成績放衛星,每年高考後都積極的宣傳又有多麼多的學生考上了什麼什麼名牌大學。久而久之,使得全市的初中畢業生都把二十五中當成了培養人才的搖籃,都想到搖籃裏去搖一搖,睡一覺。正是因為有太多的學生對二十五中充滿了向往,每年報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所以二十五中的錄取分分數逐年逐漸提升到了全市最高,隨之而來的是更優秀的生源,再隨之而來的就是優秀的高考一本達線率和又出現的幾個狀元,然後二十五中理所當然的被人們認為是當地最好的高中了。雖然這樣認為不太科學的,就像一個賽車手得了冠軍,便認為他駕駛的賽車是最好的賽車。但至少到二十五中可以跟優秀的人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