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 終曲(1 / 2)

光盛三年,三月,廣州。

廣州地處嶺南,麵海臨江,是大虞朝最重要的商貿之城。按規製,州成三重,即羅城、子城、牙城合構成三重。羅城為外城,環抱在子城外;子城即內城,也可稱甕城或月城;牙城則是子城中之重地,是衛護嶺南節度使府宅的最內圍的城中之城。

大虞自開國以來尤為重視貿易,陸路以京城為起點,與西域各國通商,換取良馬、香料、藥材、鐵器、美酒、瓜果之類;海上則自廣州始,與大食、波斯、天竺、獅子國、南天竺、婆羅門國、新度河、提羅盧和國、烏拉國等數十海外小國往來。

城中富商巨賈雲集,每日進出的巨型商船數量驚人,無數珍珠、香料、象牙、犀角、玳瑁等奇物充盈市場,是名副其實的富庶膏腴之地。

不僅貿易,更有進貢。“南海有市舶之利,歲貢珠璣。”其實除了珠寶珍玩之外,番邦經廣州進獻朝廷的飛禽走獸,數量也是極多的,比如上年月氏國進貢的獅子、文單國進貢的大象和波斯進貢的犀牛、訶毗施進獻的五色鸚鵡,不一而足。

不少番邦商人常年居留於此,節度使兼刺史幹脆在子城設立了“番坊”,命番商僑民聚居於此,推選一名“番長”,報給官府批準後,就負責管理“番坊”大小事務。這樣新奇的政策雖然聞所未聞,但施行起來倒很有奇效,不但減少了番商和僑民與當地人的衝突,也令市舶使司的差事好辦了許多,連最頭痛的征收“舶腳”都比往年翻了番。

這位姓衛名六的嶺南節度使兼廣州刺史是三年前攜家眷到任的,極少公開露麵,所以百姓們都沒什麼機會得見。但三年下來其名聲卻是街知巷聞,眾口一詞說這位封疆大吏手段狠辣淩厲,智計百出,且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不過倒也做了些好事。

牙城內恢弘的刺史府邸後花園。

兩名容色傾城的華服女子一站一坐,坐在錦墊上那位年紀稍長,站在樹下的女子則十分年輕,顧不得身上那襲鬱金廣袖齊胸襦裙委地,正彎腰與一名粉雕玉琢的小小女娃笑語玩鬧。

不知那妙齡女子說了什麼,小女娃被逗得咯咯直笑,張著兩隻小包子似的小胖手就向女子撲去,口中不停叫著:“阿娘!阿娘!”

她的阿娘輕盈轉身,嫋娜身影靈活地躲向粗壯的榕樹後,小女娃蹣跚追過去,母女二人就圍著樹身一個追、一個躲,兜起了圈子。

一名高大挺拔、俊美非凡的青年男子大步行來,遠遠看到這邊的動靜,做了個讓身後隨從停步的手勢,自己腳步無聲地走到女子們近旁。

主仆都專注看著阿蔓母女玩鬧,無人注意身後多了個人。

錦墊上的婦人看這母女二人玩出了汗,笑著喚道:“阿蔓、箏兒,天氣濕熱,快過來喝點甜水罷。”

母女二人玩得正歡,哪裏肯聽,不過小女娃很快跑累了,停住腳,望著一直在眼前卻怎麼也追不上的阿娘,大大的杏眼湧出淚花,小嘴一扁,“哇”地哭了。

旁邊的幾名婢女正要邁步上前,那男子已大步上前,一把將小女娃抱起。

小女娃落進熟悉的懷抱中,哭得更加委屈,粉嫩小臉整個埋進衛六脖頸中,抽噎著告狀:“阿耶,阿......阿娘......阿娘......嗚——”

衛六鳳眼斜睨阿蔓,大掌輕輕拍撫女兒背心:“箏兒不哭,阿娘壞,咱們不跟她玩兒。走,阿耶帶箏兒劃船去。”

沒想到小女娃又跑又哭的累過了頭,阿耶懷裏又舒服,抽泣著慢慢合上了眼睛。

乳母上前將箏兒接過去抱回屋子裏睡,董妃——現在是董娘子了,早在衛六現身抱起箏兒時便帶著仆婢們全部離開了,把這方天地全部留給這對小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