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前言(1 / 2)

幾場秋雨過後,百花凋謝,萬木枯黃,天地肅殺。陳國也在這場秋雨中失去了國之脊梁。

舉國皆悲,都城尉京沉浸在一片哀樂之中,入目皆是縞素。

卜青玉將馬車停在城門口,抬頭望著城樓上掛起的條條巨大喪幡,從城樓直垂地麵。

守城的城門衛身著喪服,麵容哀戚。進出城的百姓紮著孝布,垂頭耷耳,愁容滿麵,眼眶通紅。即便是總角孩童,也趴在父親肩頭苦著一張臉,沒有一點笑容。

卜青玉深深歎息一聲,趕著馬車進城。

城門衛將她攔下來,把兩塊孝布分別係在馬頭、馬車上,又遞給她一塊孝布,看著她紮在腰上才放行。

皇帝駕崩也沒聽說這麼嚴苛,往來客商都必須戴孝的。還要求舉國哀悼,全城披麻戴孝一個月。

這得多受國君恩寵,百姓愛戴!

馬車穿過寬闊的街道,兩邊的店鋪都掛著白燈籠,扯著喪幡,夥計客人沒一個展顏的。若不是頭頂太陽,卜青玉要認為自己來到陰曹地府了。

是不是太誇張了?

來京路上,聽到許多關於這位慕相國的傳聞事跡。文韜武略,出將入相,陳國四朝元老,受四代國君尊敬,配享太廟,譽滿天下,門生弟子無數,但是喪事不至於壓過曆代國君。

百姓是真心哀悼,還是懾於皇權禁令?

卜青玉趕著馬車不緊不慢地朝相國府去,遠遠就聽到哀樂和哭聲,府前大街上前來拜祭之人絡繹不絕,有皇親國戚,也有平頭百姓。

卜青玉著實被震撼到了。

馬車駛不進去,停在了街口路邊,她下車走過去。

相國府門前的年輕人未問來者身份,直接領著她前去靈堂。

靈堂內外一片素白孝衣之人,哭聲一浪高過一浪。

卜青玉準備步入靈堂,年輕人伸手攔下她,禮貌恭謹道:“姑娘且在這裏吊唁吧!”

靈堂內外自是親疏之別。

卜青玉從手上取下一枚戒指遞給年輕人:“拿給你家老太爺老夫人,說是故人前來。”

年輕人好奇地打量卜青玉,隻身一人,並無長輩在側,滿心狐疑,二八年紀竟稱是老太爺老夫人的故人?

戒指上的翡翠豔綠奪目,質地細膩均勻,是上等的好東西,鑲嵌翡翠的金邊做工極其精巧,祥雲紋路奇特。

年輕人瞧清楚後,當即大驚,小心接過戒指,忙命人請卜青玉到一旁廳中歇坐,拿著戒指就跑進靈堂裏。

卜青玉剛在茶廳坐下,年輕人就領著兩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過來,一瞧見卜青玉的容貌,麵驚失色。

老太爺尚能夠自持,老夫人已經濕了眼眶,在晚輩攙扶下蹣跚走到跟前來,將卜青玉上下仔細瞧了瞧。幼時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但是府中畫像卻時常看到,簡直一模一樣。

“您當真是……青玉姑姑?”老夫人不敢置信,六十年過去了,麵前人還是少女容顏。

卜青玉點點頭,笑了下道:“我離家的時候,媛兒你尚且是個小女孩兒,如今卻將入古稀。”

一聲媛兒,讓老夫人確信麵前之人是六十年前逃婚出走的小姑姑,媛兒這個名字已經幾十年沒人喊了,知道她這乳名的人,早已埋骨黃泉多年。

“姑姑真的成了神仙。”老夫人喜極而泣,激動地站不穩腳,晚輩攙扶她到一旁坐下,輕聲安慰。

老太爺也感慨:“叔父常說卜家姑姑去做神仙了,晚輩們都認為叔父是思念卜家姑姑過甚自我開解安慰,原來竟是真的,隻是……”

老太爺一聲長歎,朝廳外望去,靈堂就設在不遠處,前來吊唁拜祭之人不絕。

終是晚來了一步。

七日前卜青玉準備來塵世走一趟,離開了常年修習的天筇山。回到故裏冉州後,聽說卜、慕兩家舉家搬入國都尉京,從老人口中聽到了這幾十年兩家的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