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明身體剛見好轉,就迫不及待的走了,離開醫院。蕭曉給他留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是:
明哥哥,蕭曉與哥哥無緣,注定今生無法相守。哥哥,蕭曉心已疲乏,厭惡塵世,將尋一片寧靜去了,請哥哥原諒蕭曉的自私。多年來感謝哥哥對蕭曉的照顧,讓蕭曉的童年生活充滿了歡樂!
哥哥身體欠佳,往後多注意身體,因為蕭曉哥哥承受了世間最大的痛苦,最大的磨難!蕭曉何德何能?讓哥哥這般愛護?哥哥,今生蕭曉無法報答你的恩情,下輩子就讓蕭曉做牛做馬來還前世之債吧!
蕭曉一切安好勿掛!
黎思明手捧輕輕的一頁信戈,紙上的斑斑點點看出蕭曉在提筆寫信時,流了多少眼淚。黎思明眼含熱淚,手指輕輕的觸摸信紙上的淚痕,他感覺到,已經幹了的淚痕似乎殘存著蕭曉的氣味與溫存,讓他無比的留念!
從此他便一直尋尋覓覓,尋找蕭曉的身影,可是蕭曉就像從世間消失了,尋不到半點蹤影。至此那一頁信紙就成了他對蕭曉唯一的緬懷,直到好幾年後,再次從死神手中拉回蕭曉,再次相遇。
蕭衛國手中拿著蕭曉留下簡單的辭別信,老淚縱橫而下。蕭曉啊!可憐的孩子,就算你犯了天大的錯,也不該瞞著爸爸,現在為何又要悄悄逃走?你真是太自私,太不顧父女情麵了,蕭曉,你一走了之,徒留下這麼多的牽掛,你把爸爸的心都傷透了。孩子!
蕭衛國在到處找她,黎思明也在到處找她,於泉人躺在醫院,腦子糊裏糊塗的,也一直在記掛她。
可是誰也不知道,短短的時間內,蕭曉本已經進入泥土的心又再一次無情的被打入地獄!深受最痛苦的煎熬!
蕭曉背著高中的幾本課本,帶上幾件平日穿的衣服,拖著她早已死去的軀殼,就再一次的走進了崖溝村。
她不是回家,她也不是進村。她從遠遠的山道,繞過幾座山巒,爬到了離村不遠的那座古廟。幾年前廟裏住著一位七十來歲的老尼姑,蕭曉記得還是好幾年前上山采藥,迷了路,才偶然走進破廟宿夜。
現在她無路可走,突然想到這荒山中的破廟,才尋著來了。廟宇不知道修建幾百年了,殘破不堪,以前是和尚住的,前來討緣求佛的絡繹不絕。可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和尚們漸漸走沒了,廟宇越來越破敗,沒有一個人前來敬拜。
後來來了一個很老很老的尼姑,老尼姑當時雲遊至此,老尼姑看此地風光不錯,就常住於此,再也沒走。
蕭曉推開廟門,走進去。可是廟宇內髒亂不堪,到處是蜘蛛網,到處是灰塵,顯然好久沒人打理了。奇怪?老尼姑慈念師父呢?
慈念是那老尼姑的法號,老尼姑幾年前告訴她的,蕭曉現在還記得。蕭曉尋著一處稍微幹淨點的地方,放下行李。就到處尋找,看看能不能找到慈念師父的身影。可是蕭曉前院後院,山前山後都找了個遍,就是沒見著慈念師父的蹤影。
廂房內還堆積不少的玉米高粱什麼的,還有些辣椒土豆,大豆之類的。她想,大概這些都是慈念師父種的,可是師父究竟去了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