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梓涵這才覺得剛剛是真的誤會他們了,如果隻是為了一場直播的收入,無論是誰都不會做出這麼大的犧牲的。他們真的是為了宣傳家鄉努力著。
蘇梓涵握著丹增的右手,可以感覺到手掌和指腹裏都是老繭,這哪裏是個19歲少年的手呀,他平時都是在做著怎樣勞作呢。回頭再看看他的那張小臉,有些不均勻的白斑分布在黝黑臉龐,同樣是藏族人,他比身邊的夥伴又黑了幾個色階。丹增沒火之前一定是個苦孩子吧。
蘇梓涵讓洛絨裝了一個暖手寶,輕壓在吊瓶的輸液管上,這樣可以使流進血管內的藥水變得溫暖一些。
因為蘇梓涵剛才的話,房間氣氛很尷尬,大家都沉默著,安靜的隻能聽到丹增因為鼻子不通重重的呼吸聲。
李老師突然開了口
“蘇醫生,外地來理塘縣的醫生吧?理塘這麼遠,又是高原,蘇醫生為什麼會選擇來這裏呢。”
“我是到這邊援藏的,要在這裏工作一年,我的原單位在上海。”
“蘇醫生上海來的呀,我之前也在上海工作過。”
“那您現在怎麼會到理塘來工作呢。”
“這個說來話長呀,十多年前,來理塘旅遊,就愛上這片高原。後來在拉薩也呆過好幾年。我太愛藏區的風景和文化了,三年前有個可以到這邊的文旅公司工作的機會,就毫不猶豫的過來了。今年也是我第三年沒有回家過春節了,估計再回去,女兒都要不認識我了。”
看到他低了頭,扶了一下眼鏡,鏡片上有些水汽。蘇梓涵很是後悔剛剛說了這麼重的話。
“對不起李老師,我剛剛說了這麼重的話。”
“沒什麼,蘇醫生。你是醫者仁心,而且你也不了解我們的情況。現在能為患者考慮,敢於說出實話的醫生也不多了。
你來理塘不久,可能還沒有感覺到,理塘因為丹增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這邊努力了三年,還沒有丹增出現後三個月對理塘的改變大。
理塘縣去年才剛剛脫貧,在高原的地區也就隻有牧業、農業,工業寥寥無幾。農牧業產品也因為高原物流差很難賣出去。
文旅這三年就是想通過旅遊來提高理塘的經濟,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海拔太高,很多旅遊者,都是直接路過,甚至一頓飯的功夫都沒有留給理塘。我們建了這十幾家的微型博物館,雖說增加了一些遊客,但是也是杯水車薪。
自從丹增的出現,這一切都變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縣裏也到處是遊客,往年在冬季,遊客真是屈指可數。還好,丹增是個好孩子,他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是藏傳佛教對於藏民的教育並不比我們這些讀了十幾年書的人少。他懂的很多道理,也知道感恩,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爆紅而變得不可一世。還是個淳樸善良的少年。”
“嗯嗯。。”
“怎麼了丹增”
“我有點渴了。”
蘇梓涵扶他坐起來,讓他喝了一點溫水。
“現在怎麼樣了,喝水時嗓子還會疼嗎”
“已經好很多了。”
“昨天有在水果店看到有賣西瓜的,去幫他買一點西瓜吧。可以降火利尿,也有助於恢複。晚上幫他煮一點白米粥。”
“好的,我們現在去,晚飯蘇醫生要吃點什麼?我們去買西瓜順便吃晚飯,你現在要陪著丹增也不能一起去,就幫你打包帶過來吧。”
“我都可以,你們吃什麼就幫我帶什麼。”
“今天是年三十,蘇醫生不要客氣哦。”
“沒有客氣,如果今天沒來這裏,在宿舍也是隨便吃吃。”
他們一群人的離開,房間裏就隻剩蘇梓涵和丹增。丹增還在握著她的手,真是怕死的小屁孩。
“蘇醫生,謝謝你。“
丹增突然說話,蘇梓涵被嚇了一跳,因為丹增閉著眼睛,以為他睡著了,沒想到一直清醒著。
“李老師他們都是好人,他們帶我去過成都,北京。那裏很大,很多高樓,好吃的也很多。他們在那些地方的生活都是很好的。可是卻願意到這裏幫助我們,我真的很感謝他們。”“李老師他們是好人,你也是一樣的呀。你現在這麼不舒服,還一直想著明天直播對理塘的重要性。你這麼害怕打針,又這麼勇敢的伸出左手。你們都是一群可愛又善良的人。”
“我不是可愛,我是康巴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