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家到傅家村已有三日,最開始時他們擔心自己方溪不能接受自家幾人,拚命地想要做些什麼,但是自己隻會養魚,也不會別的,而因著魚塘裏的魚苗並不多,劉四一人便能管顧過來,劉武氏無事可做,內心不安。

好在方溪不僅沒有嫌棄,還拿了許多糧食和菜前來,讓她們安心的在傅家村住下,劉武氏覺得不安,主動找到方溪說,她們可以幫忙做其他事情,若是光吃飯不做活,她們良心不安。

方溪便問,她之前是否養過豬之類的,劉武氏說,沒養過,但她又不好意思說可以學。

要知道在古代,這裏很多的技術都是自家人傳自家人,不會告訴別人的。

方溪卻是沒想那麼多,她去了趟老宅,請傅陳氏前來教劉武氏她們養豬崽的注意事項,然後又將自家的羊崽和豬崽都送到魚塘這邊,關在關門飼養它們的地方。

若不是人手不夠,她早就想將豬崽和羊崽送到魚塘這邊飼養了,正巧劉四一家前來。

汪清兒和劉福每日去後山拾柴和打草,青草一部分用來喂魚,一部分用來喂豬和喂羊。

順便,連方家的馬的草,也打了回來,這下,也幫顧叔省了許多事。

傅五茂則是去了傅童氏的家鄉清源鎮。

清源鎮離傅家村並不近,需要乘船過去,好在傅五茂有相熟的人在沈氏船行做事。

原本是打算一個人去的,但是傅泰聽說自家爹要乘船去外縣,哪怕隻是去看蓮藕,他都願意過去。

去之前,方溪拿出二十兩的銀票給傅五舅,讓他貼身收好,又拿出十兩的碎銀,家裏原本的銀票都讓她全兌換成銀子,這二十兩銀票還是她臨時讓顧叔兌換的。

出門在外,有銀票傍身總歸會心安一些。

傅五茂慎重的將銀票收好,帶著傅泰,出發去了清源鎮。

“公子,傅五茂帶著他家小兒子前去清源鎮,咱們還需派人手一路隨行嗎?”綠水恭敬地問。

“清源鎮,清源鎮那有我們的人嗎?”

“沒有,但清源鎮離省城比較近。”綠水雖不明白為何公子對方家的事情如此上心,真的隻是顧念曾經方大壯幫忙的情誼?但他一向話不多。

祁雲爾思考了下,“讓我們的人也去往清源鎮,暗中幫助下,切記不可暴露。”

“是。”

方溪卻是沒想那麼多,近日封娘子那邊新送了一批西北的原料過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香料。

現在家裏的辣椒,花椒和大料的庫存已經不少,而且還有新鮮的植株,之前運過來的那批植株,現在已經在東院安家,用的肥地的全是挖魚塘時清理出來的淤泥,後續經過堆發了一段時間,用來肥地最合適不過。

這一批新的植株的到來,讓方家人著實忙碌了幾日。

不過幾日,方家的新宅也有了許多變化。

專門用一間房間是用來存放這些從外地運來的新鮮吃食。

這幾日,方溪上午忙完點心的事情,便會去魚塘,鴨崽已經運來,下江村養鴨的並不多,這一次隻運來三十隻崽鴨。

劉四不愧養魚多年,方溪每回去到魚塘這裏,都是在向劉四學習如何養魚。

方溪腦子裏的全是一些理論知識,就算去過水產養殖公司打過工,但是那些養魚的經驗卻是沒有學到的,而且,後世更多的依賴於科技的輔助,而劉四腦子裏的全是自己的真實經驗。

劉四對於方溪每日前來學習,也是很開心,他養魚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勉強溫飽,現在在方溪這裏,方溪不僅提供了住處,還提供工錢,他恨不得將自己這麼多年的經驗都告訴方溪。

早日讓她成才,他在說的同時,劉福和汪清兒也在旁邊聽著,他們偶爾也會教方溪一些新的知識。

很快,到了點心鋪子第二次的結算日,這一日,方溪跟著顧叔去了慶雲縣。

封娘子和武盛早已在點心鋪子等方溪,封娘子在並不奇怪,但是武盛這一次也在,方溪忍不住在想,難道是有什麼事情?

顧叔準備放下方溪便去縣衙一趟,方溪這次前來,給雲縣丞帶了些村裏的特產。

果不其然,武盛請顧叔後院一同商量事情,送去縣衙的東西則是喊了別人送去。

武盛直接就將留下顧叔的用意說了,原來,順著那日鬧事的白衣女子查下去,發現指使她的竟然是沈家的人。

沈家在慶雲縣也有幾十年的根基,主要是經營酒樓和客棧生意,武盛想不明白為何沈家會對點心鋪子出手。

所以並未打草驚蛇,讓手底下的人繼續觀望,近期商家和沈家兩家太太來往密切,引起了他們的重視,近兩日,竟然傳出,沈家小姐和商家小公子準備訂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