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41章 昭宣中興(1 / 2)

始元元年,輔政一年多的金日磾病逝,霍光掌握了漢朝中央的大部分權力。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長女為妻,兩家既為姻親,關係密切,霍光沐浴時,上官桀就代替他處理國家政務。

路還長,霍光想,朝臣們對他專權的議論日益激烈,然而,這不是他的本意,他有他的追求,用自己的治國之才將民生凋敝的國家拉回正軌,延續下去。皇帝聰明,可畢竟年輕沒有經驗,性格又溫和,會不會繼續貫徹他的政策?會不會有人抨擊就動搖?會不會他一走就人亡政息?

元平元年,四月十七癸未日,劉弗陵因病崩於長安未央宮,年僅二十一歲,諡號“昭”,即漢昭帝。六月初七壬申日,葬於平陵。劉弗陵年少駕崩,未有子嗣,國中戒嚴,選定新帝人選,成了頭等大事。

上官皇後十分傷心,淚水不斷。但從小複雜的深宮生活讓她養成了堅強的品格,雖然不過十五六的少女,依然撐著身體,主持後宮中的大局。她知道,不管朝臣擁立了誰,她作為皇後都必須加蓋玉璽,才能保證帝位傳承合法,沒有軍隊政變。一旦她有不測,群龍無首,恐怕又是諸侯紛起的局麵,就算最後被朝廷鎮壓下去,繼統者的身份都會被討論個不停。

朝臣們議論紛紛,到底還是霍光穩重,“昭帝乃孝武皇帝子,按繼承順序,當從孝武皇帝的孫輩中選。”一大臣建議,“漢家禮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如今李皇後陪祀昭陵,乃孝武皇帝合法嫡配,她的孫輩應有優先權。”另一大臣也附和道,“她的兒子雖然年輕夭折,但留下了孫子,即現任昌邑王劉賀。”

霍光覺得提議不錯,千裏迢迢派人去接劉賀入京。

誰知劉賀長得好看,人卻不靠譜。帶了幾百號隨從,到了長安,就立刻要給手下封官,還記載經驗豐富的中央官員的職位。短短二十七天,竟犯下了一千一百四十一件奇葩事,朝臣側目,宮中乍舌。霍光忍無可忍,請出上官皇太後,廢了劉賀的君王之位,打發去了江西當侯爺。

孫輩即過,接下去要選的就是漢武帝的曾孫輩。燕王謀逆定性他的孫子不算,先昌邑王(劉博)因為兒子劉賀才被打發,孫子也不行,先太子和廣陵王都有孫輩。

“子孟,你可想好了?”

“嗯,”霍光頷首,“皇曾孫劉病已聰明能幹,血脈正統,入主中朝名正言順,況且其祖父在國中聲名顯赫,也有民意基礎。”

賢澤靜靜地望著霍光,“病已果然有九五之尊的命,他德才兼備,必為漢家之幸。”

少年極有才幹和抱負,不遜於文景孝武,他離去後依然能撐起漢室天下。

元平元年七月,霍光上奏:“禮,人道親親故尊祖宗。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操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後,奉承祖宗,傳之萬姓。”

上官太後年僅十五,她雖悲痛,卻處事鎮靜,同意了霍光的提議。派宗正劉德到皇曾孫劉病已居住的地方,即尚冠裏處,浣洗、賜禦府衣冠。隨後,太仆用軨獵車奉迎曾孫,到宗□□齋戒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