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可見作者專欄
■一些背景時間線
五歲以前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千葉的海邊長大,會跟著爺爺出海,很小的時候就會趴在爺爺的衝浪板上在海裏蕩來蕩去。
六歲快上小學時父母二人才結束了外派工作從洛杉磯回國將她接到東京生活,雖然很努力和女兒拉近距離,但始終和他們的關係很一般。
第一次接觸滑板是來東京的第一年,媽媽為了慶祝她上小學帶她去買新衣服,在地鐵口的廣場上,她看到了一群年輕人在玩滑板,這讓她想起爺爺衝浪時的樣子,媽媽拉著她的手進商場,她便站在滑板店的門口,盯著一塊畫著藍色海浪的板一動不動。
媽媽知道女兒還沒有和他們熟悉到有要求就提的程度,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順著她,立刻就掏錢把買下來送給她,女兒也是第一次坦率地說出了謝謝媽媽。
因為很小就跟著爺爺衝浪,平衡感和反應能力不錯,拿到板的當天很快就學會了上板,家附近的滑板公園裏也有些比她年紀大一些的男孩在玩滑板,每天放學以後就會抱著滑板跑出去,有時候會摔得鼻青臉腫的到處是傷,父母一開始很擔心她,但是見她整個人越來越開心也不好阻攔。
她一直不是最聰明也不是最有天賦的小孩,但是很執拗,練不來的動作怎麼都要練會了才會停下,周圍人覺得她不管不顧的樣子像頭小熊,正好她的名字又叫熊穀奈繪子,起初是一個路過的大爺叫她熊子,後來孩子們就跟著叫開了。
日本滑板起步早,滑板公園多,各類比賽也多,所以八歲不到她開始在一些業餘的公園賽和街道賽上露麵,媽媽去看過一次她比賽,因為不忍心看她做特技動作甚至在場邊閉上了眼睛,但是觀眾們都在為她歡呼。
在國內業餘比賽到半職業再到職業,她磨練了一段時間,熊子正式在職業賽冒頭是十二歲,正好那年又要去洛杉磯工作的父母幹脆帶著她一起出國上初中了,當時她在大賽上輸給了當時世界排名前幾的選手,是個英國女孩,年紀比她隻大一歲,熊子意識到自己進步得太慢了,她開始四處參加比賽,同時也變得更加叛逆了,剪了頭發又染成了紫色,幾乎不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父母一旦開口教育,她隻會說自己反正沒有惹麻煩。
在洛杉磯兩年,她終於在十四歲時拿下了女子組第一,而她的英文甚至還和剛來時一樣別扭,有人問到她叫什麼,她隻會踩著自己的滑板大聲說她叫熊子,大棕熊的熊,這年她的積分排名距離打敗她的那個英國女孩隻有一名了。
再贏一次,隻要再贏一次,她每天醒來都這麼對自己說,十五歲的秋天熊子即將和她再次遇上,比賽就在東京舉辦,她悄悄拿了護照一個人飛回日本。
這裏克裏斯和隊友剛剛結束了一場比賽,回學校的路會經過剛剛建好的滑板公園,他們被裏三層外層圍著的人吸引,他們還聊起了有沒有玩過滑板。
而人群內她一個最基礎的尖翻失敗,滑板飛出去,熊子來不及反應直接滾下來,腳踝扭傷錯位,她的頭也撞到了台子上,整個人暈過去。
——熊子竟然失誤了。
——這可是那個熊子啊。
——她之後還能滑嗎?
克裏斯聽到圍觀的人在說,救護人員抬著擔架從他們麵前走過,那上麵躺著的不過隻是個身材嬌小的女孩。
聽說了她受傷的事,熊穀夫婦立刻趕回國,本來想狠狠怒斥不懂事的女兒,卻在醫生找到他們談關於手術的問題的時候愣住了,坐在病床上呆呆看著窗外的熊子顯然已經知道這個事,在發育期過度訓練加上這一次嚴重的骨折,她除了要複原錯位的腳踝,還要接受內收肌手術,醫生說能不能恢複到原來的狀態是不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