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30章 古代逃難日常:尋找桃源(1 / 2)

南朝慶陽十三年,立春開始一直到夏季,境內北方區域降水不足,欽天監預言,今年將會是大旱之年。

與北疆國的戰事已經持續了一年,後方糧草因為幹旱受到影響,漸漸供應不足,部分軍隊已經出現亂象。

吳村,今年春耕受到影響,夏季本該是收割小麥的季節,地裏的麥苗卻長得稀稀拉拉。村裏人吃水都依靠水井,富裕點的人家會在家裏自己打一口井。沒有打井的就去村頭槐樹下的大水井挑水回去吃。然而立夏以來,不見一滴降雨,水井裏麵水位下降,打水都開始排隊起來。

村裏洗衣服大都是去河邊,唯一的河水已經斷流,隻剩下部分深窪處還有一潭河水。河裏的生物也大批量死去。

吳村一共有一百二十戶人家,這天家裏當家的和上了年紀有輩分的老人都聚集在共有的吳氏祠堂裏議事。吳朝樹與一眾長輩坐在凳子上,年輕的晚輩都站立在一邊,氣氛沉悶而壓抑。

“官府那邊怎麼說?”

良久,年紀最大的老人吳有發開口問道。

“過兩天要來收糧草稅,每戶人家一兩銀子或等價值的糧食”吳朝樹抽著旱煙,皺著眉頭。

“叔,上個月不是剛收過一批嗎?這咋又要收,還要不要我們農民活了?”

“就是呀,眼看著要夏收了,地裏莊稼也不成樣子,如何有錢來交稅收?”

“聽我隔壁村的大姐的郡裏讀書的侄子說,邊防那邊軍隊已經斷糧了,朝堂不讓送糧食。也搞不懂在做些啥子哦,打仗沒有糧怎麼有力氣打嗎?”

“哎呀,我家是真的沒有錢和糧了,小兒子都瘦了一大圈,晚上躺在床上做夢都在流口水,可憐哦”

底下人群討論起來,自從去年征兵過後,已經交過兩次稅,今年開年到現在又是兩次。苛捐雜稅,一層一層,農民兜裏真的比臉還幹淨了。

“我看這天氣越來越熱,卻不見老天爺下雨,早晚有一天要旱起來嘞”

“聽說江南那邊不缺水,那邊種地的都比我們強”

“要不然去江南?”

“我不走,我的房子在這裏,我祖祖輩輩都在這裏,離了這裏能去哪裏?”

當天事情沒有談妥,議事的男人們各個愁容滿麵回家。

次日官府來收稅銀,吳村有一戶人家,隻剩下一個體弱的老父和一個賴子兒子,交不出錢糧的賴子被官府的人拿走了,投到了監獄裏麵。

這一招殺雞儆猴,其餘的村民再有怒火也不敢不從,翻箱倒櫃,家裏能當能賣的都拿去頂替了。

農曆七月,夏收過後,糧倉不滿往年的三分之一,部分人家現在已經改為一天隻吃一頓稀飯了。更多的時間去山上,地裏找一切能吃的野菜。觸目所及,帶點綠色的都被薅了回家。各家各戶的牲畜餓的越來越瘦,農戶再不忍心,也咬牙殺掉了。

終於有一天,河裏的水完全幹了,隻剩下一灘淤泥靜靜的發酵。村裏的水井打了半天,打上來的都是渾濁的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