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黃月英到她家之前,丁傾先換上了青色的士子服飾,先穿男裝,等到黃承彥佩服自己學問的時候再透露一下自己女子身份。
曹(丁)傾(子期)丁傾,丁子期久仰黃公才名,特來請教。
剛和諸葛亮談論完天下大勢,想把女兒嫁出去的黃承彥笑了,竟然又來了一個年輕人來請教自己,那就一起看看吧!
孔明,一同看看吧!
曹(丁)傾(子期)按春秋的說法,若能致太平者,就是新王。無論是孔子、孟子、荀子,都隻說要致太平,但太平世界是個什麼樣子,卻描述的含糊無比。
曹(丁)傾(子期)孔子所言,所謂太平盛世,就是天下為公,而所謂小康之世,是天下為家。
曹(丁)傾(子期)太平世界是個什麼樣子?人民生活是什麼標準?
曹(丁)傾(子期)小康之世又該如何?人民生活該是個什麼情況?
曹(丁)傾(子期)小子愚鈍,請教黃公。
黃承彥驚了,這是人問的問題嗎?你怎麼不去問孔子,問荀子,問孟子,問我這個老家夥,我要是能回答,我不也是聖人了嗎?這是來砸場子的啊?當然,他不能這麼說。
承彥著實不知,不知小友有何見解?
正中丁傾下懷。當然了,黃承彥旁邊的男子氣度如此不凡,為了避免尷尬,丁傾要先問問他。
曹(丁)傾(子期)小子略有見解,不知黃公旁邊的先生何解。
當不得先生二字,在下複姓諸葛,單名為亮,字孔明。
願聽先生賜教。
諸葛亮,難怪呢!
雖然丁傾很欣賞諸葛亮的臉,好吧,丁傾更欣賞他的才華……
但現在更重要的是黃月英。
曹(丁)傾(子期)小子托大,應下先生一稱。
曹(丁)傾(子期)所謂小康之世,以小子之愚見,分為初級、中級與高級,三個階段。小康之治之初級階段,即孟子之言,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
曹(丁)傾(子期)若至於此,則小康之治初治之盛也!
黃承彥聽著,卻是嚇了一跳,心裏麵嘀咕著:這標準也太高了吧!
曹(丁)傾(子期)至於小康之治的中級階段,且以為,當如老子之所言:至治之極也,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當其之世,民戶皆有田畝之教,無饑寒災害之憂,縱有七年之水,三年之旱,民不必破產流亡,天子垂拱而治,畫衣服而民不犯,非其無惡人,實無可行惡之動機!
曹(丁)傾(子期)而小康之世臻於極盛,謂之高級階段,其時天下混一,海內並為一家,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百姓自生至死,皆由聖王照拂,其貧窮者,可得天子津貼,以養其兒女,其富貴者,獻財帛以助天子教化、恩養萬民!
曹(丁)傾(子期)當其之世,百姓無分男女,皆可受九年之教,有名師教之,授之以謀生之技,修之以道德之術!
曹(丁)傾(子期)當其之世,天子之法,雖詳盡萬萬字,網羅所有,以聖人之行,垂為天下典範,而民皆知而不為煩憂也!
曹(丁)傾(子期)當其之世,百姓有疾病、送葬之事,而天子之恩垂之,縱其孑然一身,無依無靠,猶可得藥石之治,既不幸死,有吏員持天子詔而葬之,四鄰皆哀……
曹(丁)傾(子期)當其之世,聖王之法,垂於天地,明教世人以天地之法,順陰陽四時之教,既不幸有水旱湯蝗之災,天子一令可降雨露,可散烏雲,可驅暴風,能知地動之時,能測不測之事!
曹(丁)傾(子期)至治於此,小康至矣。
黃承彥聽著目瞪口呆,更是心潮澎湃。
丁傾描述的那個世界,尤其是最後的小康之治的高級階段的描述,讓他神往不已。
曹(丁)傾(子期)而太平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