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全傳57(1 / 2)

第五十七卷 遼(北遼)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宣宗耶律淳

北遼創立者宣宗耶律淳,遼道宗清寧二年(公元1063年)誕生於遼朝社會的貴族家庭之中。父親耶律和魯斡乃興宗皇帝耶律宗真的次子、道宗皇帝耶律洪基的弟弟,曆封越王、魯王、宋魏國王,天祚帝即位後冊為皇太叔,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師、惕隱,加“義和仁壽”之號,曾二任南京留守,是當時朝中的重臣。耶律淳生得眉清目秀,性情溫馴,和魯斡大概因為這一點而給他取了個漢人名字“淳”,小名涅裏。耶律淳得到了父母親百般疼愛和曆世帝後的眷寵,興宗皇後蕭撻裏就特別喜歡這位皇孫,將他接進皇宮養了幾年。

大康六年(公元1080年)三月,耶律淳因與道宗不喜歡的大臣耶律白斯不過從甚密,而被派往彰聖州等地擔任節度使去了。此後的20年間,耶律淳從這個州調往那個州,一直在遼朝地方政權任職。天祚帝即位時,耶律淳已是39歲的人了。按皇帝推恩布澤的慣例,他得到一個鄭王的封號,不久進封越王。天祚帝對這位堂叔倒不像道宗那樣因一點小事就滿懷成見。乾統六年(公元1106年)耶律淳被召入朝中官拜南儲宰相,主持製定了遼朝曆史上最完備的一套兩府禮義,天祚帝大喜,當即封他為魏王。和魯斡死後,便命耶律淳繼承父業擔任了南京留守。南京留守一職向來隻是親王近臣才有資格擔任的,耶律淳榮膺此銜,充分表明了天祚帝對他的器重和信任。

自從完顏阿骨打領導的女真的反遼戰爭開始以來,遼軍連吃敗仗,原本十分尖銳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更加激化,統治集團的分崩離析也日益加劇,天祚帝的統治岌岌可危,一些官僚貴族開始策劃拋掉這個昏君,另覓新主,久負盛名的“大賢人”耶律淳便成了這夥人翊戴的對象。

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為躲避女真的窮追猛打,天祚帝耶律延禧從南京逃往西京,接著又竄入了夾山的幽穀峻嶺之中。臨行前,他命耶律淳和張琳、李處溫等人留守燕京,好替他擋住女真追兵。然而,燕京的軍兵百姓再也不願為這個昏君繼續賣命了,決心踢開舊主,另換新天。由於李處溫與族弟李處能、都統蕭幹等竭力勸進,耶律淳遂即位稱帝,北遼誕生。

新天子登基,群臣上尊號曰“天錫皇帝”,冊德妃蕭普賢女為皇後,改保大二年為建福元年,怨軍改稱常勝軍。耶律淳還應燕京父老百姓的再三要求,將天祚帝倚為“肉柱杖”的隨駕內庫都點檢劉彥良及其出身娼妓的妻子雲奇處死,之後宣布實行大赦。

耶律淳稱帝之初,占據了燕、雲、平、中京、上京、遼西6路,隨著女真人的軍事擴張,地盤也在急劇縮小。當年四月,金兵攻陷西京,西路州縣部族悉數投降。為了擺脫孤立的局麵,耶律淳急忙派出知宣徽南院事蕭撻勃也、樞密副承旨王居元為告謝使出使宋朝,想以免除歲幣為條件求得宋朝的承認和援助,宋不允。耶律淳命耶律石率騎兵1500屯於涿州新城,又命蕭幹統軍20000前去增援,遼兵奮勇向前,竟以少勝多,大敗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