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全傳51(1 / 2)

第五十一卷 十國(南漢)

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祖劉龑

劉龑初名岩,一名陟。其祖劉安仁,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後遷居泉州。父劉謙為廣州牙將,有三子,劉龑為庶子。母段氏,為正室韋氏所殺,劉龑被韋氏收為養子。唐龍紀元年(公元889年)生,後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死。

劉龑是靠其兄劉隱起家的。天祐兩年(公元905年),劉隱被唐任命為清海軍(嶺南東道)節度副使,二年後,又被梁封為大彭郡王,漸漸據有了整個嶺南。劉隱委任弟劉陟為嶺南東道清海軍節度副使,劉陟在劉隱據有嶺南的活動中曾起過重要作用。乾化元年(公元911年)三月,劉隱病卒,陟繼為節度使。劉隱時代,一直向中原的梁朝稱臣,劉陟繼立後,勢力漸強,又看到梁朝本身也動蕩不已,遂與梁斷絕往來。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八月,自行在番禺(今廣東廣州)即帝位,國號大越,年號乾享。次年,改國號為漢。

即位以後,劉陟改名劉岩,到白龍元年(公元925年),又改名劉龑。劉龑曾對臣下說:“寡人今生難成堯、舜、禹、湯,但不失做風流天子。”他驕奢淫逸,極盡享樂之能事,常常攜愛妃幸臣四處遊巡,所到之處,地方官都要大肆鋪張,競相進奉。大有七年(公元934年)所修昭陽殿,黃金飾頂,白銀鋪地,殿中開設水渠,渠底遍布珍珠,又將水晶琥珀琢成日月形狀,鑲嵌到東、西兩玉柱之頂。晚年所修南薰殿,更是窮極豔麗。

不過,這位風流天子在對國內的治理上,卻乞靈於酷刑。他設置了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炮炙、烹蒸等刑。還有特製的水獄,將毒蛇放於水中,再把犯人投入。劉龑惟一可取的是,他與鄰國的關係還算融洽。對吳越、蜀等國常常遣使通好,又將女兒嫁到閩國,宗室女嫁到長和(南詔)國。自己則娶楚王馬殷之女為妻。因此,南漢與周邊諸國較少戰爭。劉龑又建立學校,恢複貢舉製度,每年放進士、明經10餘人,並設選部主持科舉考試,這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倒是十分難得的。

劉龑的“龑”字是他自己造的一個新字,讀作yán,取《周易》“飛龍在天”之意。但改換姓名並不能讓他“飛龍在天”。白龍二年三月,劉龑病死於番禹,時年54歲。諡為“天皇大帝”,廟號“高祖”,陵墓為康陵,在番禹城東的漫山。墓道以鐵水澆鑄。

第二百五十六章 殤帝劉玢

劉玢,是劉龑第三子,母為趙昭儀。乾享四年(公元920年)生,光天二年(公元943年)卒。初名洪度,曾受封賓、奏王。其兄耀樞、龜圖早死,劉玢以次當立。劉龑死,劉玢即位。公元942~943年在位。

劉玢即位後,更加驕奢荒淫,劉龑尚未安葬,他就召伶人在宮中飲酒作樂,有時甚至令宮中男女統統裸身赤體。他還常常私自出宮,將妓女帶回宮中。

劉玢的父親生前曾欲立第五子弘昌為嗣,未果。玢即位後,弘昌與四哥弘熙欲謀廢之。光天二年三月,劉玢在長春宮觀賞劉思潮等5人角觝,到午夜,劉玢已醉成一團。劉思潮等人迅速上前勒死劉玢,與奉弘熙令率兵入宮的陳道庠一道,將劉玢左右隨從全部殺掉。

劉玢在位共2年,死年24歲,諡號“殤帝”。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中宗劉晟

劉晟,劉龑子。乾享四年(公元920年)生,乾和十六年(公元958年)卒,年39歲。初名弘熙,曾受封晉王。他殺兄劉玢後,在弟越王弘昌等的擁戴下自立,改名晟。公元943~958年在位。

劉晟殺兄自立,稱帝之初不得不重用弘昌,對其他諸弟也都加官晉爵,但他心中卻已把諸弟視作死敵。到即位的第二年三月,他派人殺掉了越王弘昌,接著又殺死鎮王弘澤、韶王弘雅。乾和五年(公元947年)二月,一天之內,殺死齊王弘弼等八弟,並將其家中所有男子殺盡,女子納入宮中。至此,劉晟把諸弟殺戮殆盡。諸弟、諸大臣不被信用,他隻有使用宦官與宮人。乾和六年(公元948年),劉晟派軍大舉攻楚,經過3年戰爭,奪得宜州、連州等10州,並大敗南唐援兵。攻楚的成功,使劉晟得意非凡,後周曾派使者通好,劉晟向使節多方炫耀。使節臨行,晟以茉莉相送,使者詢問茉莉名稱,劉晟答以“小南強”。暗指南漢雖小,卻十分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