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婆媳篇——婆婆是你最愛的人的媽 (3)(2 / 3)

女人是那種最不怕吃硬骨頭的人,女人也是那種最善於同情別人的人。隻有示弱,你才能獲得對方的諒解,你才能改善彼此的關係。4.和睦,誰是最大的受益者?當你不再為難她的時候,其實你不為難的,是你自己。女人嫁的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家庭。你精心挑選的老公背後,還有很多他的親人,尤其是父母,任何時候他都不會割裂自己的父母,成為石頭裏蹦出來的人。所以家庭和睦,不僅是指夫妻關係融洽,還包括與丈夫的家人保持和睦的家庭關係。生在中國的女人,都要麵臨一個人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婆媳關係。幾千年來,這一直是一個中國家庭無法調和的矛盾。上古時代,統治者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他們定下了孝道的做人準則,婆婆是長輩,做兒媳的就要無條件地服從長輩的命令。但是我們看到,兒媳們是委屈了2000多年,才到了現在這個沒有了三綱五常的社會。

原以為在這樣的平等社會中,兒媳們可以喘一口氣了,但是並非如此。現在的婆婆們也大都接受了先進文化的教育,個人意識也比較濃厚,再加上獨子政策,她們一生就隻有一個孩子,她們的眼光就在一個孩子身上,當然也毫無保留地將全部的愛都奉獻給了這個孩子。於是,“我的兒”成了她們的救命稻草,當她們傾注全部心血的愛子迎娶了陌生的女人時,她們的失落和潛意識中對愛的爭奪也就顯而易見了。當然,如今的兒媳婦們也不是省油的燈(這句話並沒有什麼貶義),我們受過高等教育,跟隨新時代的潮流,甚至也很大程度地接受了西方自由思想的熏陶。我們崇尚獨立自主和個性解放,我們還是媽咪的寶貝公主,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有點以自我為中心,我們會認為嫁到你家,我就是你家的寶貝疙瘩,你們都得順著我,不然就是不尊重你家新娶的媳婦。由此婆媳關係從一開始就有存在矛盾的基礎和可能,如果各自堅持自己的原則,誰也不肯讓步,那麼發生家庭戰爭也就在所難免了。

我們再看看現在的男人,男人們雖然已經不再保持封建社會的愚孝,但是因為獨子的關係,他們承受了太多的母愛,是個有良心的男人就不可能拋棄父母的疼愛。在婆媳戰爭中,這些被“老媽”寵大了的男人便毫不猶豫地向著自己的母親,他們的口號是“老婆可以換,但是老媽不能換”。某網絡甚至對當今男人在婆媳矛盾中,到底是換老媽,還是換老婆做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99%的男人都回答“換老婆”。女人離婚不是問題,但是和自己心愛的丈夫分開就是問題了。當你因為和婆婆的關係不和不得不走上離婚的道路,並且和自己本來中意的男人分開時,那我們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這樣看來,如果把問題倒過來,顯然,家庭和睦,婆媳關係融洽,最大的受益者,就應該是做兒媳的那個人。有一個穩定的家,有相親相愛的丈夫,還有為你們家庭的經濟和生活提供幫助的公婆。我們應該認識到和睦帶給我們的諸多益處。旺夫的女人會很聰明地想到這些問題的症結所在,也明白家庭和睦,其實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她們會努力營造一種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因為她們明白,當婆媳彼此不再為難的時候,其實最大的受益人是她自己。在農村流傳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容容的女子,婚後嫁了一個老實巴交的男人。她很喜歡自己的男人,覺得跟著這樣的男人生活一輩子,很踏實也很安全。

但是婚後的一年生活裏,她卻無法忍受和婆婆一起生活的日子。婆婆愛嘮叨,對她也百般挑剔,還經常跑到鄰居那裏說她壞話。婆媳兩個開始也隻是口對心不對,但是發展到後來,當麵就會發生爭執,以至於隔三差五,家裏就會大吵一頓。每次吵完架,容容都會大哭大鬧,她覺得自己再也沒有辦法在這個家待下去了。可是她又舍不得離開自己老實巴交的丈夫,丈夫對她溫柔體貼不說,家境也比較殷實。她要是離婚再嫁,怎麼才能有現在富足的生活呢?怎麼才能既不離開這個家,又能沒有和婆婆的整日爭吵呢?容容整日為此苦思冥想。有一天她忽然想了一個辦法,不如去買點慢性毒藥,將這個死老婆子毒死算了。容容去娘家找到父親的一位老朋友,他是當地有名的中醫。容容向老中醫哭訴了自己的遭遇,並向藥店老板索求一味慢性毒藥,好讓自己擺脫目前的處境。老中醫回房準備好了一些草藥,並且細致地囑托容容:“這是慢性毒藥,還需慢慢煎服才可見效。你每日需做雞鴨魚肉等好飯菜,放少許草藥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