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理財篇——用心管好你家的錢 (4)(1 / 3)

如果你發現你已經掌握了一些節省家用開支的技能,賬戶裏的錢有結餘,那麼你下個月就把結餘的錢轉移到你的某個賬戶中,或者是你的富翁計劃A賬戶,或者是你的教育資金B賬戶。也許你還可以建立一個D賬戶,把結餘的錢放到這個賬戶裏,存夠一定數目,你們就可以來一次某風景名勝地五日飛的帶薪休假啦!當然,你也可能會很懊惱地說,我家的錢根本沒有讓我有能力分散到不同的賬戶上,錢從哪裏來?錢在哪裏?錢就在那裏。當你建立了多重賬戶之後,你和你的丈夫才會明明白白地看到,你家的賬戶上沒有錢,你們沒有多餘的儲蓄,沒有為孩子準備的教育資金,你們甚至沒有餘錢為父母盡孝!那麼你和你的老公也會明明白白地知道,你們的賬戶需要錢,你們需要為給不同的賬戶存錢而去掙錢,去努力,或者開始理性地消費,將那些不必要的花銷節省下來,把錢存到某一個賬戶中。盡管很少,但是你們看到這個賬戶終於有錢了。一旦開始,你們就會再用很多方法,比如節約開支為這個賬戶存錢。

你的丈夫甚至開始為了某個賬戶存款數字的增長,而開始熱衷於在法定假期為公司加班,爭取3倍的工資,並把這一份收入放到這個賬戶中。現在你終於明白了,多重賬戶不但可以幫你們管理好資金的用途,還會讓你們必要的開銷已經放到那裏,不會在需要的時候因為沒有而覺得尷尬。而且多重賬戶的一個最大的好處是,你和你的丈夫會為了增加賬戶上的數目,開始更努力地工作,或者每天都會想一些發財的點子,而有一天,你的老公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靈感,有時候就在為了增加賬戶儲蓄數目的時候,被激發出來的。5.做“卡奴”還是做“卡神”你該不該用白金卡,最簡單的衡量標準就是你是不是喜歡打高爾夫球。我們第一次聽說信用卡是在什麼時候?5年前,那時候辦一張信用卡,需要本市戶口證明,需要單位收入證明,而且這個單位多為國家事業單位和外資企業。那時候好像隻有穩定工作、穩定住所的人才有“信用”一樣,很多沒有本市戶口、在某個企業打工的年輕人,隻能望“卡”興歎,似乎還有一種叫做自卑的東西在我們的血液裏流淌,因為我們竟然連使用信用卡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不到3年的時間。我們的命運就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超市門口、街頭巷尾,甚至在你的辦公室門口,那些隨意著裝的年輕人,會殷勤地向你詢問:“辦信用卡嗎?”如果你沒有冷漠地隻是掃他/她一眼,而是禮貌地回答:“不好意思,我已經辦過了。”他們就還會關切地問你:“某某銀行的你辦了嗎?我們有更多積分贈送,還有很多購物優惠活動,現在辦卡還送精美禮物……”看看我們兜裏的卡片吧?為了得到一個質量不錯的方便飯盒,我們辦了A銀行的信用卡;在親戚的勸說下,我們又辦了B銀行的信用卡;有一次聽說C銀行的信用卡可以在某個快餐廳比如必勝客這樣的地方打折消費,我們又辦了C銀行的信用卡。最後我們發現,方便飯盒的用處不是很大,可是每年我們都要認真地刷上3次卡,以免交上150元的“巨額”年費;勸說我們辦某張卡的親戚,原來就在信用卡代理發卡中心上班;而C銀行和必勝客的合作已經解除,我們興致勃勃地拿著信用卡去消費,但還是付了全款。不知不覺地,我們被各大銀行的“鋪卡”大軍殷勤地拉入了“刷卡”大軍。

而我們也漸漸地從小有存款的小富翁,變成了“負翁”,變成了“卡奴”。張麗娟就是一個典型的卡奴,而且因為自己卡奴的身份,她和丈夫還為此吵了好幾回架。第一次吵架是因為丈夫從郵箱裏拿到了一封信,是某家銀行給張麗娟彙來的催款單,交款項目是她手裏的這家銀行信用卡的年費,總計150元。“你看看,啊!現在哪有你這麼笨的人,一分沒花,一次沒用,就要交給銀行150塊。”原本老實巴交的丈夫竟然大發雷霆。“我有好幾張卡,今年這張沒刷夠3次,才這樣的。”理虧的麗娟嘟噥著。“你就不能少辦幾張,你要那麼多有什麼用?現在好了,就為那不值幾塊錢的小玩具,你花了150塊!”丈夫仍然氣不打一處來。不過第二次吵架,丈夫卻比上次更加惱火。原因是張麗娟將一筆業務獎金臨時存進了信用卡,用的時候,又從提款機裏取了出來。銀行很快就寄了一份175塊的賬單給她,費用是取款時發生的取現手續費。這個不小的數目讓張麗娟也覺得懊悔不已,這次丈夫火更大了。“你說說你,弄幾張信用卡,每個月都要往銀行跑,不是還這家銀行的賬就還那家銀行的。省了多少事我沒看到,我光送你去銀行一個月就耗不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