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第14章(1 / 2)

虞姍姍來了這裏她清晰的認識到,沒有人脈,沒有家產,沒人撐腰,沒有社會地位,婦女就如一件商品似的,甚至可以隨意買賣。就像虞三娘那個叔叔一樣,不也把她三兩銀子賣給林大牛了嗎?

而更可悲的是,這裏的人並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不對。反倒是對她的敵意日漸增多,甚至還怕她跑掉。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經過幾百年的封建腐蝕,她們的三觀已經養成要改變還是很難的。就連她自己也不確定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會不會被同化。

就像宋雨凝看她的做法即認可又不讚同。認可的是她這個人,恪守本分,不讚同的是好像有些好的過頭了。當然,在她心裏是有私心的,她承認她也想要過得更好一點。但在這個前提下,她得要活下去,甚至要體麵,要名正言順。而且,像這種開局自己布局打副本的玩法,著實讓她著迷。

“那你知道養一個讀書人,需要多少銀子嗎?”宋雨凝再次問道,又自己回答道:“盛兒還是我爹親自啟蒙,親自教導,一分束脩沒有交。可就是這一年的筆墨紙硯也需要十幾兩,你一個婦人怎麼能承擔得起?”

“如若不能,他能識點字以後能當個寫字先生,或則是賬房先生也是好的。”虞姍姍裝做不服氣的樣子說道。

這時的寫字先生就是幫別人寫書信,或則過年過節寫對聯賺錢,有時還幫人書寫碑文等。一年到頭雖不至於發財,但比種莊稼輕鬆多了。另外一種賬房先生就是有店鋪商鋪找來做賬算賬的,類似於會計之類。這類工資比較穩定,年收入高,甚至還有油水和外快。

“天真。”宋雨凝不知是笑她天真還是笑她無知:“你想試便試試吧!”扔下一句話就不管虞姍姍了。

虞姍姍不知道,她可是心裏清楚,做寫字先生也得雖然輕鬆,可以是一年到頭可能就幾個錢,自己吃穿成問題,想要養好一家人難。賬房先生就更別提了,士農工商,與商人均為一伍,辱沒了讀書人的文傑,到頭了也就一個賬房,而且一旦主家沒落了,遭罪的就是這個賬房了。

虞姍姍可不管她怎麼想的,她隻知道自己得目的達到了。

沒過幾個時辰,招娣就找了幾輛牛車,拉著一百多斤棉花來到了大山村。看著車子一車一車的進入村長家,有些村民就坐不住了,紛紛互相打聽起來。

很可惜大家都不知道林厚石一家買這麼多棉花做什麼,隻能互相猜測。

這邊虞姍姍在宋雨凝家一邊清點棉花,一邊聽著招娣說著話。

“我家裏的棉花一共還剩下八十來斤,剩下七十多斤我是找的另外幾戶買的。他們以為我今年布匹找到了好買主都向我打聽了。我沒說。”招娣幫著虞姍姍清著棉花說道。

虞姍姍點了點頭,確定數量無誤:“你回去告訴他們也無妨,你隻說和我合作了棉花生意,把消息透給他們,如果合作得好,我還要收購,還按三百二十文一斤收。”

招娣點了點頭,一下就明白了虞姍姍的意思。要是這匹毛衣賣完,還繼續做就缺棉花,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讓有棉花的人家好好思量,別把棉花賤賣了,說不定還能賣個高價。

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好,幾乎虞姍姍一個點頭,招娣都能猜到她的大半意思,這也上她省了不少事情。

棉花的一到位,宋雨凝就張羅著讓林厚石去召集村裏勤快幹淨的女子來學習手藝,英子和汪嬸都在其中。

宋雨凝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召集大家來是教你們學會織毛衣,看就是我手中這種。”說著還把虞姍姍剛織的幾排毛衣拿給大家看:“隻要你們學會了,織一件毛衣五十文!”

宋雨凝的話音剛落,迎來的就是一陣沉默,然後是一群人的震驚。

“五十文!這也太多。”

“織這個就有五十文?”

“五十文?是五十文?

“大家靜一靜。”宋雨凝出聲讓大家安靜下來:“對,大家沒有聽錯,織成一件五十文。如果誰不好好學,或則偷工減料,那就拿不到這份工錢。”

“今天能被叫來的都是在村子裏手藝好的,我相信大家學起織棉線來也很快。現在大家秋糧都收了,織一件毛衣花費不了多少時間,掙的錢也夠過個好冬了不是。”宋雨凝見大家都安靜下來細細的解說道:“而且,這次的事情大家要多謝謝三娘,是三娘去鎮上拿到的訂單……”

宋雨凝說了許多,總之沒有誇大虞姍姍的功勞,這也是她們之前就商量好了的。由宋雨凝組織人手,她負責教就可以。美名不由她擔,由宋雨凝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