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結束曲(下)(3 / 3)

和原來世界原本的歌聲不同,這主歌第二段的後半部分,林峰做了些改動,不是詞,隻是聲,他讓李光宗在演唱時,沉了幾分的聲音,拖了幾毫的腔。

而後,軒水體育館內目光所及處,除了一些閉上眼睛的觀眾不怎麼明顯,所有還在望著舞台方向的觀眾的眼中,都多了好幾分的迷離。人生正是由他和她組成的啊。

隨著歌聲的進行,曲調微微的調高了幾分,抹了抹眼角不知在何時出現的濕潤,李光宗微閉雙眼,頭部很明顯的昂了起來,同時昂揚的還有他並不好聽,此刻卻格外有味兒的聲音。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淚,不經意間花落,萬人的體育館,仿若有雨打濕了臉頰。

“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

一首歌曲中,副歌部分往往被稱為**部分,因為這一部分往往是整個曲終最高昂的部分,也是最讓人激動或者動情的部分。在此處,歌者往往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聲音更深的擴大化,因為聲大了,人也就興奮了。而想要感動別人就一定要先感動自己。而李光宗此時演唱則不然,歌聲轉至**,他也僅僅隻是調高了一個度,然而無數的人淚崩了。

從而也印證了一個事實,感動人的永遠不是表麵,高或者低了,精致了或者殘缺了,內在才是關鍵。人心畢竟都是肉長的。

兩行淚,在這夜晚,於燈下,清晰可見。眼淚不自覺地在流淌。

最動人心,是往事。

間奏輕緩而過,歌聲繼續。

“也許我偶爾還是會想他,偶爾難免會惦記著他……隻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讓往事都隨風去吧,所有真心的癡心的話,仍在我心中,雖然已沒有他……”

伴隨著第二遍歌聲響起,在觀眾席位上專心聽歌的林峰,突然聽到了一陣陣的低吟。

靜心向四周看去,林峰發現有不少的人看著大屏幕上歌詞,隨著伴奏跟著李光宗在慢慢的唱。

簡單,真實,一首好歌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

隨著副歌部分的重複,帝國好製作今年特有的結束曲變成了大合唱。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

“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

“走吧,走吧……”

在這全場不斷的重複的大合唱中,靜靜的坐著的林峰,一時間也想了很多。《愛的代價》這一類的歌曲,配上一個感性的聲音,我們也總會想起當年的某些時光。歌寫中的自身經曆的那段。這種感覺很奇妙。在他人的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樣也在影子中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舉目向台上望去,林峰看到了一個老男人在哽咽,仔細聽來,李光宗竟然給人一種在嘶吼的感覺。

“唉!”

在心中,在現實間,林峰歎了一口氣。也隻有李光宗這般滄桑風霜的歌者才能夠將眾人都帶入,這樣人生有過百味,內心曆過滄桑的狀態。即使今晚過後,未曾有過這般歲月人生隻是被氣氛帶入淚水時間的人們,將今晚當做心中感性的一時衝動,也不會白走這一遭,對未來的領悟便如同一個種子,會在人們的心頭發芽。

這其中有對逝去的愛的淡淡感傷和對現實的正視,卻以失去表達了人們心靈深處對愛的希冀和渴望。這樣的感覺,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體會的。

在林峰的原世界,總結人生的歌,其實有很多,各具特色,但是沒有那一首可以同這一首相比較,不是因為其他的歌曲太差,也不是這一首太好,而是這一首最能夠擊中人心。這不僅僅是一首愛情歌曲,用來總結人生,林峰覺得很合適,尤其是滄桑變化的人生。

因為人生,便是長大。而滄桑變化促使著我們長大。

……

……

“走吧,走吧……”

當一首歌牽動了人心,時間有的時候便很容易被忽視,比如說,此時此刻的軒水體育館內的人們。

似乎李光宗的眼淚,在燈光的反射下散入了所有人的瞳孔,引起了關於眼淚的化學反應。

時間不存在永恒,因為總有人會將其打斷。

在同眾人一起的歌唱中,在上台前就已經看透,明悟了人生的李光宗,在這一遍遍的歌唱中,終於將自己放空了。不經意間,舞台上的他仿似脫胎換骨了。

脫胎換骨後,李光宗便不在繼續唱了,舉起話筒他要大聲打斷眼前的氣氛,讓人們不在沉浸。未曾經曆過,未曾有過歲月,總是沉浸在未來滄桑變化,容易迷失,容易傷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