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不願當屠戶,卻擋不住送上門的肥豬往刀下湊腦袋!”張承平嗤笑。
從懷裏摸出一方令牌,丟給一旁隨從,“巡捕營的都頭劉鳳三原是我帳下小將,你拿這個去找他,就說是我的意思,點五百兵,來家抓幾個私闖民宅的盜匪。”
“是!”隨從應聲而去。
張承平原想出去瞧瞧,走了兩步,又輕挑眉梢,斂步不前。
“大爺……咱們……”門子焦急催促。
外頭人家都打上門了。
這位爺不快些出去喝退他們,怎麼臨門一腳卻止步了?
張承平打了個哈欠,眯縫著眼睛道:“熬了一宿,困了困了,他們要打要殺,隻敞開了門隨他們去吧,再不濟,你們去找我爹說去。”
“哎呦……我的小祖宗哎……”門子打著轉不解。
好容易家裏來了個能頂事的主子,卻要丟開不管。
去找國公爺?
誰不知道,他們國公爺是出了名了麵軟心軟兩頭好,除了廣結善緣,家裏外頭,哪一樣能指的上他的?
門外,提督衙門的兵丁精神抖擻,刀鋒出鞘,隻需上峰一聲令下,下一刻就能破了宋國公府的大門。
不遠處的一條巷子裏,停著一定小轎,侍從三兩,兩個上了年紀的轎夫低眉垂首,立於牆邊不敢作聲。
總兵官下馬過來,請示道:“大人,張家不敢應門,咱們要攻進去麼?”
轎子裏咳嗽兩聲,布簾揭開一角。
隱隱能瞧清楚,衛國公半張老臉鐵青,麵上有指甲抓出來的紅痕。
看著,像是家裏倒了煙囪,熏出來的禍事。
“不應門那是沒聽見,你弄出點兒動靜,叫裏頭知道了,自會有人出來。”衛國公聲音沙啞。
總兵官拍拍腦袋,叫人去前麵街市的鋪子裏買了兩掛小鞭。
高高的竹竿子挑起,戳在宋國公府的大門前就炸了一通。
此處是朱衣巷後排所在,住的都是非富即貴的門第。
便是聽見熱鬧,也鮮少有探頭出來的人家。
外頭鞭炮炸的震天響。
宋國公是頭一個出來的,他手上還有墨跡,玉簪挽發,連外衫都顧不得穿好,便匆匆跑到前院。
“大清早的就放鞭,是哪家有喜事了?”
他好容易來了一回興致,鋪上筆墨,一個字沒寫完,耳邊就跟炸了鍋似的吵得人頭疼。
王氏跟在後頭,舉著大袖教他穿好,又找管家詢問:“吵吵鬧鬧的,是誰家有喜?”
沒等管家答話,外頭張承樂便憤憤不平地進來:“喜什麼啊,是惡狗上門,咱們被人家堵著找茬呢!”
“周家的人?”王氏眉頭皺起,又問:“你大哥哥回來沒?”
張承樂沒好氣道:“就是大哥哥叫他們敞了門迎人進來呢,提督衙門的人一個比一個的呆傻,外門打開,他們隻在階下叫囂著抓人,沒一個有膽量的。”
宋國公猶豫道:“那我過去瞧瞧。”
“你別去。”王氏拉住人,叫承樂陪他老子回去:“既然承平已有安排,左右使不著咱們。”
張家的人不照麵。
提督衙門氣勢洶洶地上門,滿腔的熱血,一下子沒了宣泄的使處。
“大人,這……這不出來怎麼辦?”總兵官攤手為難。
衛國公揉了揉臉上的傷痛,攥緊了拳頭,心裏直叫難辦。
若不是昨兒夜裏陳氏不依不饒地哭了一宿,又鬧著要抬那逆子進宮去給貴妃娘娘看。
他也不會應了這莽撞的差事。
姑姑疼侄兒,他那妹妹且是個震天響,真叫她知道了,還不得攪個天翻地覆才肯罷休。
眼下,府裏正值多事之秋,連帶著東宮的日子也多不好過。
依他的意思,好賴討回麵子,也就罷了。
他退一步同意和離,張承平那混小子上門磕頭賠禮,以後同在朝堂共事,沒必要鬧僵了關係。
不待他這邊做出反應,忽聽身後傳來列隊整齊的腳步聲。
提督衙門的三四百號兵,被人從後頭打了個包抄。
一個蘿卜一個坑地捆住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