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緣起緣滅大胤(1 / 2)

天有異象,必出妖孽

天武614年秋,大胤王朝帝都上京突降皚皚白雪,待子夜時分,狂風突起,天邊圓月詭異的變成了血色。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暗淡。五顆災星橫空出世,緊緊纏繞著紫微帝星。次年,蠻荒五國大軍壓境突襲汜水關,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陷了大胤十六座城池,大胤王朝一時陷入到狂風驟雨當中,搖搖欲墜

隔年,由四十六個星宮,三百餘顆星,組成的角、亢、氐、房、心、尾、箕,東方蒼龍七宿星象,突然散發出萬丈白芒,宛如一條巨龍蘇醒。雲行雨施,飛龍禦天,與五顆災星形成對峙之勢。

當晚,雷雨交加,大胤王朝皇子嬴政出生,因其出生時天有異象,東方蒼龍七宿星象顯現,所以後世人稱之為祖龍。

祖龍嬴政,人皇轉世,天生人皇氣運加身,萬邪不侵。少年時更屢獲奇遇,得陰兵煉製之法和天地至寶鬼璽,不受陰界管製,號令天下陰兵。帶領大胤王朝與蠻荒五國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廝殺。

蠻荒五國為萬妖國、羽人國、長生國、薔薇國、巨人國,皆是巫族後裔,因上古時期,十二巫祖得罪了天庭,巫族慘遭百萬天兵圍剿,十二巫祖相繼隕落。僥幸活下來的巫族後裔分裂成五個國家,被大胤王朝先祖秦不敗,逼入到蠻荒十萬大山中,飽受饑寒交迫之苦。

巫族不滅,人皇不興。蠻荒五國雖食不果腹,卻始終沒有放棄再次入主九州的想法。蠻荒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進可攻擊大胤王朝,退可避入到十萬大山當中。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劫掠一番就跑,根本無法徹底消滅。而隻要巫族一天不滅,大胤王朝就始終處於危險當中。

祖龍作為大胤王朝的帝王,雖人皇轉世,肩負人皇使命,保護蒼生,但帝王一怒,血流千裏。祖龍生在帝王家,從小耳濡目染,難免生出了一顆冷酷之心,並不在乎民眾的性命。為了大胤王朝的基業,祖龍禦筆一揮,當即犧牲了無數百姓的性命,目的僅僅是為了修建萬裏屏障,用以警戒蠻荒五國的突襲。

不過,一味防守並非長久之計,祖龍並不甘心臥榻之側有他人鼾睡。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蠻荒雖然土地貧瘠,不適合種植,但奇花異草繁多,野獸毒蟲成群,很多都是珍貴的煉丹材料。祖龍雄才大略、誌在四方,早就覬覦蠻荒的珍禽走獸、奇花異寶。即使蠻荒真的放棄入主九州,祖龍亦早晚會出兵開拓疆土,收複蠻荒,一統天下,建立萬世不朽霸業。

祖龍野心勃勃,奈何蠻荒五國繼承了十二巫祖的術法,信徒遍天下。即使九州之內,亦有太多的巫族餘孽。無奈下,祖龍下令焚書坑巫,銷毀所有巫族在九州大地的記載,以嚴苛的律法令天下人談巫色變,並大力扶持道派,想要道成為九州大地的正統。

不料,道和道家、道派,完全是兩回事。道之一字,開天辟地即存在,巫道是一種道,魔道亦是一種道,世間萬物皆是道。但道家道派,並不等同於道。

嚴格來講,道家隻是一種思想,一種見解,道派則完全是宗教。更加糟糕的是道派並非源於道家,而是源於巫,道本是巫,這裏的道指的就是道派。

祖龍時期,大胤朝道派大大小小數百個,可謂是百家爭鳴,究竟誰才是正統,隻有天知道。眼見道派一盤散沙,整日為了爭奪正統勾心鬥角,內鬥不斷。祖龍嬴政不得不廣招天下能人異士,煉製大量陰兵,一方麵命占星觀觀主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明麵上以找尋仙山為借口,實則遠渡扶桑,將三千童男童女煉製成陰兵中最可怖的一種,陰陽童子。

另一方麵,則假借修築陵墓為借口,將十萬虎狼之兵在地底煉製成陰兵,誓要與蠻荒五國一決死戰。

可人皇應以仁慈為本,以仁心治理天下。祖龍窮兵黔武,狂征暴斂,殺孽過重,修建萬裏屏障、煉製陰兵,更是有傷天和,以至於尚未來得及收複蠻荒,其人皇氣運已損耗殆盡。

而蠻荒五國中,不乏大智慧者。五國中的萬妖國國主九尾妖皇,天生上古異種,元力通天,用自己的精血施法,窺破天相,以魂飛魄散為代價,召喚出十二巫祖尚留在人間的殘魂,設下萬妖焚天大陣,祖龍尚未來得及發動陰兵即飲恨離世。彌留之際,命徐福繼續抗爭,誓要毀掉巫族。

為了穩定民心,大胤王朝不得不對外宣稱,祖龍是病死。而與此同時,不甘心失敗的徐福,效仿九尾妖皇,以折損壽命為代價窺破天機,收張道陵為隔世仙徒,命其無論如何都要消滅巫族,大興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