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爭被後世的人們統稱為官渡之戰,這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官渡之戰與稍後的赤壁之戰一起成為熠熠生輝的雙子星。
對於曹操來說,官渡之戰奠定了他在北方的老大地位。但在官渡之戰中,得益最大的顯然不是曹操,而是他的兒子曹丕。
那是在建安十年,也就是官渡之戰進行到第五個年頭的時候,曹丕跟著曹操打破了冀州城。進城後,曹丕不顧曹操的禁令闖進了袁家。袁家的男人死的死,逃的逃,還剩下什麼人呢?其實這是廢話,男人不在了,剩下的當然是女人。
並且是一個有心計的女人,這就是袁紹二兒子袁熙的老婆甄氏。
曹丕到袁家時,袁紹的老婆劉氏正抱著甄氏大哭,曹丕大叫:“甄氏何在?”劉氏急忙將甄氏推到身前,回答:“在這兒,在這兒。”曹丕拖過甄氏,見她披發垢麵,便用袖子沾了唾沫擦了擦她的臉,發現果然如傳說那樣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
話說甄氏其人,祖上也是有頭有臉的,往上數幾輩,就是漢太保甄邯。但到了她的爸爸甄逸,官就隻做到上蔡令,並且在她三歲那年就死了。天下剛亂的時候,甄氏家裏頗為富裕,她對母親說:左右皆饑乏,不如把糧食分給大家好了,做點好事吧。
母親聽了她的話把糧食分給了很多人,左鄰右舍都誇獎甄氏說:“這丫頭實在太懂事了,將來肯定能做皇後呢。”
可以說,甄氏就是被這句話害了。
從聽到這句話第一天起,甄氏就開始為當皇後做準備了,每天大部分時間就是坐在鏡子前梳妝打扮,鄰居的小姐妹都被她發動起來,到處搜羅關於宮廷禮儀的書籍,照章辦事,行走坐臥,無不中規中矩。
由於家境富裕,加上豔名四播,甄家的門檻幾乎被求親的人踩斷了,但直到袁熙來求親,甄氏才點頭答應。她認為,袁紹早晚是要稱帝的,這樣袁熙就會有機會成為太子,自己的皇後夢就可以實現了。
但萬萬想不到的是,她嫁到袁家不到兩年,袁紹的幾十萬大軍就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袁紹、袁譚相繼畢命。袁熙鎮守幽州,臨去時,想帶她一起走,但被甄氏嚴詞拒絕,她的理由是要留在冀州伺候婆婆,但誰都知道,她是在等下一個機會。
這不,曹丕已經被她等來了。
這是在建安十年,曹操破了袁紹袁譚,曹丕借機霸占了袁熙的老婆甄氏。
老爸打仗,兒子占便宜,也算得上天經地義。但別忘了,曹操可不止一個兒子,曹丕占了大便宜,其他兒子難免心中憤懣,其中怨氣最大的就是曹植。
曹植一生有三愛:吟詩、作賦、嫂子--也就是甄氏。他最有名的七步詩是在曹丕逼迫下寫就的,如果他寫不出來,難免會被曹丕一刀剁下腦袋,而曹丕要殺他的最大原因,當然是因為他一直在覬覦自己的老婆。後來,曹植甚至寫了他最有名的賦--《洛神賦》,該賦就是為嫂子而寫的。
這麼看來,對曹操來說,打敗袁紹就未必是什麼好事了,勝了一仗,但造成自己兒子間的自相殘殺,又有什麼意思呢?
小叔子愛上嫂子這樣的事,在任何時代都有,但愛得像曹植那麼深沉那麼小資那麼柏拉圖的很不多見,在《洛神賦》中,曹植幾乎把一切美好的詞都用到了嫂子身上,甚至具體描繪了嫂子身上的各個部位。但他似乎忘了,即使是美女,也要拉大便的。
公元220年,歲在庚子,曹丕稱帝,國號黃初。甄氏終於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成了皇後。在成為皇帝之前,曹丕對甄氏寵愛有加,但做了皇帝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當已經遜位的前漢獻帝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給他做妃子之後。漢獻帝一輩子窩囊,但生女兒的本事著實了得。本來,漢獻帝的女兒未必比甄氏美貌,但她們年輕啊,別忘了,詩人說過,青春本身就是太陽。
曹丕就這麼被兩個小太陽照得暈頭轉向了,又有詩人說了,這叫“君王從此不早朝”。
在成為皇後之前,甄氏經常為曹丕出謀劃策,曹丕也多有采納,這次,甄氏見曹丕有荒了國事的傾向,隻好再次出麵勸解:“老公啊,你這樣可不行啊,天下那麼多事要處理,可別整天膩在女人身上了。”
甄氏忘了一點區別,從前曹丕聽她勸的時候,還沒做皇帝呢,現在皇帝都做了,國事還管他娘。甄氏三天兩頭去勸,曹丕煩不勝煩,當時翻臉,下令讓她服毒自盡。
甄氏臨死的時候,感歎了一句:“早知道這樣,就不當皇後了。”
她身邊的小太監低眉順眼地說:“不當也不行啊,您老天生就是皇後的料。”
聽了這話,甄氏大叫一聲,毒藥還沒喝,已經氣絕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