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後 記:我的珠寶設計 (2) (1 / 2)

國外的高檔服裝通常都要配上裝飾品,由於這批服裝是中式的,需要配一套具有東方情結的首飾,所以美國人選擇了他們並不熟悉的景泰藍。這就麵臨著許多問題,比如我們設計的景泰藍顏色他們不一定能夠做到位,我們所用銀和銅等材料他們也不一定擅長,我們所用的燒藍工藝他們也不了解,最為重要的就是造型的東方韻味。我結合了這三點做的設計,雖然在今天看來這款作品還略顯幼稚,比如說耳環的圖案過於簡單,整體對比效果也不夠強烈。但是因為當時的顏色材料符合了它的布料,再加上景泰藍的工藝和東方服飾那種配套的感覺,所以被選中。

改款、變款

一個經典款式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需要獨特氣質、大力推廣和市場認同這三方麵因素,如Tiffany六爪皇冠鑲婚戒,曆經數十年,款式簡潔,鑽石突出並適合多種大小鑽石,戴比爾斯進入中國推廣的首選鑽石婚戒款也是它。伴隨著“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的廣告語,這款戒指深入年輕人的心中。以經典為原型,進行款式的再造,就是改款、變款的創新方式。從1996年全國鑽戒僅有的百餘款式,到2000年大型工廠十餘萬款。改款和變款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這也是由當時市場既需要款式創新,又擔心款式太新難於被消費者接受的這種思想所造成的。

到1998年以後,為了適應市場對鑽石,尤其是鑽戒的需求(當時在幾個重點城市,如北京、上海,結婚買鑽戒的比例已占半數以上),大量的首飾加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時大家就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款式的單調。1988年我去深圳時,看到那麼多的工廠都在做同樣的款式,在那個時候,就隻有簡單的價格競爭,沒有其他的辦法。有些工廠正是因為改變了款型,在設計上稍微做了些調整,銷量就成倍增加。

設計背後的文化體係

珠寶市場又經過了幾年的醞釀,大概在2000年,首飾的款式在很快的時間內就豐富了許多。1993—2000年,從最初的無人問津設計,到7年以後的大量需要設計,這根本想不到。但是我有所準備,我在這幾年中已經準備了近上萬件的設計圖。再去深圳的時候,各個工廠看到我有圖稿,都非常重視,那時候的我一個人為50多個工廠出設計圖。

2000年以後,社會文化促使追求個性成為一種時尚。珠寶行業發展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在新一屆中寶協領導的重視和關懷下,各個珠寶門類的領頭企業逐漸豎起大旗,菜百黃金、七彩雲南翡翠、仙路晶石、阮氏珍珠、寶亨達鉑金、吉盟鈀金、愛得康K金、新中泰紅藍寶等迅速發展,而後各區域銷售巨頭與上述廠家密切配合,通過展銷、代銷以及連鎖加盟等形式全麵推動著珠寶首飾市場的發展。

不同產品原料類型的差別,基於其背後的文化體係差異,如黃金的保值

與收藏、翡翠的中華玉文化、晶石的色彩和時尚性、珍珠的溫潤與光澤、鉑金的純潔和恒久不變、K金的新工藝和時髦、紅藍寶的西方貴族氣息等都是他們各自宣傳推廣的賣點。2000年以後,我大約用了8年的時間與近30家企業合作,主要就是抓各企業所特有的產品文化體係和設計師的培訓工作。

品牌中的設計定位

在不同品牌產品係列的建設中,設計定位非常重要。所謂品牌,不過是產品實物與推廣宣傳的組合體。顧客看到宣傳相信品牌,最後的消費還是落在產品上,設計符合品牌定位的產品,有利於品牌的認知度。每年我都為各地知名的珠寶企業設計符合其品牌定位的概念型款形,得到了不少企業的認可。設計直接為終端消費者服務這是設計與零售品牌密切合作的結果,使雙方都向一個新的高度跨越。

設計的今天和未來(2007—)

藝術首飾的震撼力

2010年,經過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洗禮,市場有了一個全新的變化。市場的再分配,社會對消費的提倡和鼓勵甚至對於奢侈品也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關注和寬容態度,中國珠寶市場又會在原有的廣度上增加高端消費的部分。設計出更新的具有藝術震撼力的首飾,是對珠寶市場擴大外延的一個重要內容。各大院校根據自身的特點對首飾風格進行了明確的劃分,首飾設計專業委員會的幾位委員分別在中央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設立了首飾設計課程,強調藝術與珠寶首飾相結合的設計觀念,並分別以歐美風格、日本風格和中國港台風格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創造了一批具有鮮明個性的首飾作品,出版了一些相關的設計書籍,使整個設計水平從理論上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