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錦南坊那家火鍋店要開業的消息便轉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眼瞅著那家酒樓掛上了紅綢,將門口之前一直罩著的布也被摘了下來,將熠熠生輝的店名襯得更加大氣。
那匾額上赫然便是琬記火鍋四個大字。
他們不是看不起女子嗎,她偏偏就要讓她自己的名字被高掛在這店門之上,要讓來往的每一個食客都能清楚地看到。
當晚,蔣琬住在了店裏頭,為明日的開張做最後的準備,因為明日新店開張,她已經放出話去了,凡是進店消費,一律五折,開店頭一個星期,統統七折。
每日還有限量特色小菜供選購,售完即止。
無論哪個時代,消費者似乎總是會對這些東西趨之若鶩,蔣琬特意為明天多準備了一些,料想到明日應該會是一場硬仗。
這日,她忙活到半夜,看著頭頂的星空依舊璀璨,早已在這個時代養成了早睡早起好習慣的她竟然難得的還不是很困,並且還意外得十分精神。
當夜,蔣琬徹夜未眠,隻覺得自己激動緊張的心緒怎麼也無法平複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琬記火鍋便在鑼鼓喧天中正式開張了,蔣琬端坐在二樓臨窗的座位上,看著大門前聚集起了一大批看熱鬧的人,正探著頭往裏頭瞧。
聽說這家店的老板果然按照約定,開業當天酬賓半價,一到飯點,許多人都成群結隊地湧進了這家酒樓。
進來以後才發現,酒樓內部已然煥然一新,全然看不出原本酒樓的模樣,在一樓大廳裏,臨著窗的桌椅也有自己的一個個雕花隔間,中間放著一排小桌子,每個小桌子之間還有隔道,排列的非常整齊。
上了二樓發現二樓都是雅間,分為了三等,一等雅間最是奢華,是一個大的套間,二等間便遜色了不少,整個包間裏隻有光禿禿的一張椅子,還不臨窗,當然這兩個包間的價格自然也是天差地別。
蔣琬便是想到,京城裏貴人雲集,便是最要麵子的,既然她想要掙大錢,便不可避免地要與這些人搞好關係,摸清他們的喜好頗為重要。
剛剛開張沒有多久,一層便擠滿了人,竟還有擠不進來的,所幸蔣琬早有預見,跟現代的火鍋店一般,在外頭準備了一排小凳子供人歇腳,還會定時讓小廝去端茶遞水送果品,讓他們不至於等得無聊。
雖然她有借鑒之嫌,但是這裏的人確確實實從未見過服務這麼周到的店家,一時之間有些受寵若驚,各個都紛紛開口道謝,看著他們由衷的震驚,蔣琬便知道,自己這家店服務特別好的名聲是必定會傳出去了,這可是一個好兆頭呢。
畢竟火鍋所用的底料並不繁複,她雖然有自信自己的底料總有自己的特殊之處,但是到底避免不了惡性的價格戰,隻有實打實的服務才是硬道理,即便是被別人學去了皮毛,也沒有辦法改變這樣細致周到的服務是起源於自己的店,總會額外贏得別人的關注的。
這才是她真正的想要的。
先前許多質疑她的大廚今日也聞風而至,便是要來看看這個小姑娘肚子裏是否有幾分墨水。他們相約而來,想要集幾個人之力來挑這家店的毛病,定不能讓這家店的名聲蓋過了自己效力的酒樓的風頭,不然以後可有的他們好果子吃了。
他們來勢洶洶,結果卻發現——
並沒有位置了,隻能被安置在門排隊,百無聊賴地坐在門口等著進去吃飯,還差點因為門外準備的位置不夠而沒能成功擠到門外的位置。
待得他們餓的前胸貼肚皮,方才終於輪到他們走進那家火鍋店。
彼時已經是一個半時辰之後了,他們早已餓的不行,乍一聞到火鍋鮮美的氣味,更是覺得味道愈發勾人,他們幾乎想立馬吃上這樣的美食。
領路的小廝將他們領到對應的桌子上,將菜譜遞給他們,他們便迫不及待地湊上去研究自己到底應該吃些什麼,實在是太餓了,導致他們什麼都想吃,不知不覺點了不少東西。
不過上菜倒是很快,他們看著小廝先是將鍋底端上來煮好,然後便將一盤盤菜放在一旁的櫃子上,讓他們自己取用,還不時回來貼心地提問是否要加水添零嘴。
這鍋底他們竟一時分辨不出究竟是用哪些料做的,隻覺得與從前在別的地方吃到的底料不同,再加之方才菜譜上竟有十數種不同的鍋底可供挑選,竟是將各地的火鍋湯底都收集起來的一般,頗有幾分新意。
他們待得鍋開了,便迫不及待地將菜下了進去,因為他們都是廚子,一看便知道這食材是下了大功夫采買的,極為新鮮,再加之他們對火候掌握的很到位,是以他們點的烏雞卷,在最鮮嫩多汁的時候便被取出。
每個人被分得了一點,他們便立刻放入嘴中,烏雞卷幾乎是入口即化一般,輕輕咀嚼,便覺得烏雞的鮮味被調動得非常好,讓人覺得滋補而不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