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第12章(1 / 2)

入夜,宋國公府燈火通明。

院子裏的石燈被風吹得明滅,影影綽綽,能瞧臨路的百日紅耷拉著腦袋,被來往走動的小廝撞地磕頭。

張承樂傍晚被宮裏接走。

一家子男人出去打聽,到這會兒還沒個平安的消息。

真真是急刹王氏。

“不成,我得去找承平!”王氏火急火燎地起身,熟悉體麵也不顧,出二門就要吩咐底下的人備轎,要往山上家廟裏找大兒子回來。

承樂仿了軍令手諭不假,可那也是被宣平侯逼迫,才仿了他親哥哥的字跡。

往深了說,他們張家才是受害者。

承平出家也好,不問世俗也罷,總不能連血脈兄弟也丟開不管?

張婉哭了半晌,這會兒正撲在老夫人懷裏,小聲哄著寬慰話。

聽到她娘要去家廟,過來小聲地勸:“這事兒本就跟大哥哥不相幹,娘親將他拉進來,若是叫上頭以為大哥哥也參與其中……”

不待她把話說完,二房便站出來主持公道。

“你這丫頭,還是年輕不省事。”黃氏麵上揣著笑意,言語裏卻帶著針尖鉤子,“你小哥哥那是因著你,才黑布蒙了頭的犯糊塗,闖下了塌天大禍,眼下你娘要讓老大幫著求情,也是應該。”

“一家子姊妹親戚,互相幫襯著,別說什麼連累不連累的話了,就是官運前程都堆一塊兒,也沒有血脈性命來的要緊。”

“隻要人在,平平安安的,那不比什麼都重要麼?”

“也是你二哥哥幫不上什麼忙,但凡他有能救老五的本事,我是頭一個要他去的,能耐在各自身上,就該使在這要緊事兒上才對。”

黃氏細長的眉梢揚起,就差沒把小侄女不懂事兒往明麵裏說了。

王氏急火上心,被她說動一二,拂開女兒的手。

“你是成家出去,這府裏的事情,你也多是不懂,你小哥哥是應試的舉子,若因為這事,受影響就不好了。”

話裏話外,無非是跟黃氏一個意思。

她是嫁出去的女兒,又連累了娘家兄弟沾上禍事。

這會兒想起來撿公道話說,就是親娘也要心生不滿。

張婉鬆開手,站在原地,勸也不是,不勸也不好。

還是老夫人拍桌子起身,教訓了兒媳婦們兩句,替孫女說了公道話。

“她一個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你們兩個大人就懂了?他老子、叔叔跑馬似的在外頭想法子,你們不幫著說兩句好話,先哄著孩子們安心也就罷了,還車五四六地撿些不中聽的來念!”

老夫人將張婉拉在身後,替那瘦小的身子遮出一片溫暖的燭火。

“你也是的,你嫂子急的失了分寸,你應嬸子的,嘴裏就沒個衡量?”

黑布蒙了頭?

那是死刑犯的打扮。

老五還活的好好的呢,就這麼急的咒他去死?

嶽氏挨了罵,縮了縮脖子,不敢出聲。

王氏先給老夫人認錯,賠了不是。

又嚅糯著嘴,拉了女兒解釋。

“方才是我心急了,說話不管不顧了些,你心裏敞亮,不要聽進心裏。”

張婉賠笑為其奉茶:“娘親這話,外道了,我是您親生的,打的罵的,我做女兒還有記仇的道理不成?”

王氏心裏記掛小兒子的事情,蹙著眉,苦笑點頭:“當是如此。”

嶽氏將母女兩個生分的場麵看在眼裏,暗暗在心底偷笑。

她出身末等小吏之家,本就在家世上低了王氏一頭。

老太太又一味的偏心,隻誇他們大房爭氣,兩個兒子文武雙全,還得著了衛國公府那麼個金龜婿。

承平拜將,承樂入學,六姑娘那堆金砌銀的壓箱底,哪個不是打福祿堂老太太的私房裏頭抬出來的?

二房的氣焰生生被擠的瞧不清火苗。

就連承合外放,要去平江上任提督,宴客吃席,也沒人給拿一兩銀子出來,還是她自己掏了體己,才給兒子全了這份體麵。

老天爺開眼,也叫他們嚐一回不如人的滋味。

一直到夤夜更深,守夜的婆子過來提醒時辰:“老祖宗,三更了。”

府裏定下的規矩,三更落鎖,是給前頭留個角門,還是各處敞亮著等老爺們回來,都得上頭拿個定奪出來。

老夫人朝門口看了一眼,歎一聲氣,“西角門子那裏留人守著,前頭有了消息,也不必通報,隻快快地進來傳話就成。”

“是。”

那婆子應聲下去。

沒多會兒功夫,又小跑折返。

“回來了!回來了!”婆子提高了聲調,“二爺領著人回來了。”

王氏忙起身,緊走幾步出去探看:“承樂一起回來了麼?”

張婉在後麵攙著老夫人,也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