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第418章 米勒先生(2 / 2)

沒得選擇了,才會選擇備用方案。

不管怎麼樣,能夠采購到口罩才是最緊要的。

他們集團是做跨國貿易的,裏麵就包括醫療器械,擁有著自己的銷售渠道。

現在他們老家那邊多個國家都陷入到了危機之中,對口罩的需求量極大,隻要能夠采購到足夠的口罩,賣出去絕對能夠賺大錢。

那邊的口罩價格已經到了一個離譜的地步。

比華夏這邊疫情之初的口罩價格還要離譜。

一個n95口罩,需要幾十歐元。

還很難搶到。

他們集團在那邊多個國家都擁有著自己的銷售渠道,隻要有口罩過去,多少都能夠銷售完。

至於說自己生產,那就有點扯淡了。

他們不是沒有嚐試自己生產,可是不管上遊下遊都沒有配套的產業,工人也沒有,生產效率低下得令人發指。

——這種利潤微薄的低端產業早就被他們淘汰掉了,現在想要撿起來,簡直就是做夢。

很多地方隻能用裁縫自己縫製口罩,那樣的口罩戴起來也隻是有一個裝飾的作用,根本防禦不了病毒。

總部對他的要求是盡可能的采購更多的口罩,有多少要多少。

價格好說話。

哪怕是按照現在華夏市麵銷售的價格購買都可以接受。

當然,能夠將價格降低,自然要將價格降低。

他們選擇天元口罩廠作為第一站,也有著這麼一個考量——當初天元口罩廠的老板柳青可是親口承諾過,疫情期間口罩價格不會上漲。

雖然他也知道國內國外不可能一樣,但萬一這位老板是一個有著大格局的人,愛著全世界呢?

那豈不是賺了?

他們來到天元口罩廠,受到了柳青的熱情接待。

米勒來華夏也有了幾年時間,能夠說一些不怎麼標準的普通話,為了能夠更暢通的溝通,他還帶來了翻譯。

介紹到翻譯的時候,柳青有一些懊悔——還是失算了,早知道自己這邊也應該請一個翻譯過來,那樣才能保證自己這邊聽到的信息是真實的信息,而不是經過對方翻譯加工過的信息。

而且,雙方團隊在大廳裏坐下,每一邊都有著一個翻譯,每一句話都讓翻譯轉達,那個場麵想一想都覺得特別的高大上,特別的正式,特別的國際範。

隻是現在已經是這麼個局麵,後悔都來不及了。

這倒是讓他學到了一點——以後要見國際友人,一定要聘請一個專業的翻譯過來。

馮芷萱是985大學出來的人,她的英語水平不錯,雖然夠不上翻譯的水平,不過普通的交流沒問題。

然而,米勒不是說英語的。

她的英語技能,在這裏沒有任何意義。

米勒過來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參觀天元口罩廠的生產車間。

他帶過來的團隊裏麵就有相應的專家,工廠的設備以及生產工藝能不能達到要求,一看就知道。

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還隨機找員工問了一些問題,這才離開生產車間,跟柳青談起采購口罩的問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