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序章:烏鴉(1 / 3)

“錦時,這是我這一生寫的唯一封家書,可能也算不上家書,更不知道你會不會看到,其實我也沒有寫,你就當我寫了吧。

總之,我隻是希望有一個機會,親口為你解答那些可能會困惑你的問題,而不需要史官代筆刪減修飾,或者流言蜚語添油加醋擾亂你心。

當然,若你問我其中會不會有謊言?我隻能告訴你,我會盡量對你真誠。

那就先從你最疑惑的問題開始吧——

我,究竟是誰?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那是大齊天成十六年的春天,都城長安四處欣然,三年一度的祭天大典將至,屆時萬國來朝,這座天下矚目富貴雲集的城池,將再一次驚豔世人,那深宮中專事享樂的崇治帝,又可以獲得一次‘四海臣服’的滿足感。

工部和戶部為了這次祭天大典,將長安內外整修一新,以彰大國盛世雄風,因此,城中心佇立了數百年的鼓樓要被拆了。

崇治帝要在此處斥巨額銀錢,修新的神壇,以舉行浩大的祭天儀式。

這日,工部司員帶著浩浩蕩蕩的工匠隊伍,聚到鼓樓下準備開始拆樓時,一個年近及笄的姑娘,身著青色衣裙,半以輕紗掩麵,出現在鼓樓最高處。

她雙手舉起半人高的鼓槌,敲響那麵天下第一大的鼓,發出響徹雲霄震耳欲聾之聲。

在樓簷下盤桓藏身的鴉雀,被這轟鳴的鼓聲驚起,烏泱泱漆黑一片,乍然暴露在紅日下,一瞬間四飛而散。

詩詞文墨中的晨鍾暮鼓,在長安城裏是具象的。長安人都習慣在鍾樓鍾聲中醒來,然後在鼓樓鼓聲中迎來黃昏,走入長夜。

幾百年間,皆是如此,而昨日中午,拆鼓樓的政令一下,鼓樓就被世人拋棄了。

除了她。

昨天她沒有聽到這樣的鼓聲,因而一夜未眠。

她敲完鼓,不顧眾人叫嚷叱罵,翻身坐到那年久失修的圍欄上,對下麵的人揚言道:“去告訴戶部尚書大人,我要與鼓樓共存亡!”

“誰動鼓樓一磚一瓦,我就在此服毒自盡,然後從這裏跳下去!粉身碎骨,血濺一地,讓這變成不祥之地!看你們怎麼修祭天神壇!”

單薄纖瘦的青色身影在搖晃的闌幹上隨風而動,離地十丈,隨時會墜下一命嗚呼,但她在那高處俯瞰浩蕩長安城,眼中始終寫滿堅定,還有一種要與所有人同歸於盡的癲狂底色。

“錦時,那就是年輕時的我,十五歲的顧君寧,表字卿寧。

你應該不難想象,我的瘋狂造作,從來不是後天被政敵所逼而成,而是生來如此。

人常言道,浮生恍若夢,經年一顧,寧初逢時。再回憶往事,我亦覺自己和最初的那人相去甚遠。

所以我不想稱顧君寧為‘我’。

錦時,你就當我講了一個和‘我’無關的故事吧,這個故事裏隻有‘她’。”

那時,鼓樓下的眾人要上去阻攔,卻發現通上鼓樓的門已經被封住,斧鑿不開,畢竟那是由‘千年一匠’之稱的大師王光啟親手構造,雖有數百年曆史,鏽跡斑駁,而工序精湛,鑄銅而成,從裏麵上鎖之後,在外部再難打開。

那銅門,和這整棟鼓樓,包括不遠處的鍾樓,都是出自前朝神匠王光啟之手,在這長安城中心屹立幾百年,無論是形製還是用料都是絕頂的,經幾次地震都紋絲不動,至今無人可超越。

顧君寧從小到大不學女紅詩書,獨愛墨家匠藝,好木工,善製藝,研究房屋橋梁構造。

長安,這兩個字千百年間都是盛世的象征,而鼓樓、鍾樓,都是長安的象征,缺一不可。

她愛長安,生於斯長於斯,也早已立誓要用畢生去守護它的榮光和曆史。

對她來說,這鼓樓不隻是一棟老古董,而是她終生鑽研不盡的一本著作,每一個角落,都飽含王光啟大師的獨到智慧,可為後世之典範。

所以,她不能容許,它就這樣在滾滾曆史洪流中灰飛湮滅。

他們阻攔不了,隻好好言相勸先穩住她,並派人去將這離奇之事稟報上官,讓上官拿主意。

須臾,去報信的官員趕回來了,告訴她:“姑娘,戶部尚書大人說了,你赤心一片,勇氣可嘉,他會在你死後,親自來給你收屍的!”

“哼,那‘昏官’是以為我真不敢是吧?”

顧君寧輕蔑一笑,從袖中掏出一個小瓶。

此時鼓樓之下已經聚了無數人影,兩個十歲出頭的少年在最前麵,仰頭看著她,急得大叫:“姐姐!不要啊!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們也跟你去死!”

其中一個看年紀較幼,但身形挺拔矯健的少年,已經張著雙臂多時了,仿佛是隨時準備接住墜落的她。

人頭攢動中,一個掾吏推開人群,擠到前麵,衝她大聲道:“戶部尚書大人說了,原祭天神殿已舊,修建新的神壇是當務之急,請姑娘三思,不要和朝廷作對,除非姑娘有更好的法子!不然今日鼓樓必拆!”

她聞言先放下裝著毒藥的瓶子,從身後掏出一副卷軸,扔給下麵的人:“小女子看過新神壇修建圖紙,覺得實在不配祭天大典之盛,故而在舊祭天神殿之基礎上,作了改建圖,此法不僅不用拆鼓樓從新修建,也可節省朝廷用銀用時!”

鼓樓之下工部承建司官吏俱在,都不信她一個小姑娘有建工之材,可迫於她以命相挾,隻好將圖呈給工部和戶部的兩部長官,請他們定奪。

這事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了長安城,數不盡的人圍來看熱鬧,很多百姓因她煽動,也有了護衛鼓樓之意。

“長安鼓樓,千年不倒!盛世長安,萬年昌順!”

在等待回音的空隙,她在鼓樓之上振臂高呼,下麵兩個弟弟也跟隨她一起呼喊,一石激起千層浪,鼓樓周邊,長安各處,頓時喊聲震天,民意如潮,排山倒海,不可斷絕。

她笑觀這一片熱鬧與混亂,在下麵浩浩蕩蕩的人海中,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麵孔,她的弟弟君風、君桓、她的姐妹江弦歌、她的伯父江河川、君風的師父洪洛天、還有與她從小定親的丞相之子盧遠澤。

一時快馬襲來,是皇宮的傳令官,當眾宣讀聖旨,告示眾人,鼓樓不拆,工部會在舊的祭天神殿基礎上,用她的圖改建翻修。

眾皆驚異,歡欣鼓舞,都在讚頌皇上賢明,廣納諫言,重視民意。

他們也都為她的勝利歡呼,盧遠澤對她興奮道:“卿寧快下來吧!你成功了!”

而她,仍是坐著不動,看著他們,想著自己下去之後又會如何……

她依然隻是一個深閨小姐。

她依然要在不久的將來,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長安第一佳公子’盧遠澤。

這陣風波過後,她的名字很快就會被世人忘記,就算有人想起,不過是一個胡作非為的小姑娘,拋頭露麵不顧體麵,僥幸地一時保住了鼓樓。

而這鼓樓,遲早還是會被拆,可能吧,畢竟誰也阻擋不了曆史洪流……

那不如,就永遠停留在此時此刻……

她拿下了那最後一層‘遮醜’的麵紗,一擲而下,對他們展顏一笑,打開了那個小瓶,抬頭一飲而盡,很快嘴角就掛上了一抹紅。

家人們驚叫失措,她隻平靜地看著他們,以及那數不清的陌生人。

“我喝下的是天下第一奇毒,點絳唇,很快我就會吐血而死。去告訴戶部尚書大人,這樣的毒我為他也準備了一份,他今日會在不覺間誤服毒藥,後我一步而去。”

“卿寧!”

盧遠澤嚇得魂不附體,但他們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顧君寧吐出一口黯紅之後,一躍從那高處飛下,像一片綠葉墜落於風中……

混亂擁擠的人海裏,一道魁梧矯健的黑色身影,在她跳下的瞬間一躍而起,準確地接住了她,有輕功助力,兩人俱平穩落地。

接住她的是武功蓋世的洪洛天洪大俠,她因而沒有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