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靖王府的那些往事(1 / 2)

在大胤朝的江州城,有一座自此朝開國以來就屹立不倒,存於百年的王府——靖王府

趙晏的曾祖父趙青,為這胤朝開國的一等功臣。

當然,這位厲害的老封君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此朝玄武所選的初代傳承人。

開朝太宗皇帝趙義自逐鹿問鼎天下後,便在第一時間消釋各路武侯大將的兵權。

提一句,這皇家也同樣有著一個厲害的身份背景:麒麟一族。

麒麟大神承認的皇子才能成就皇位,而隻有那皇帝才能正兒八經地受到麒麟的傳承,得到神的恩賜和庇護。

說回這曾祖父趙青。原本複姓聞人,單名一個青字,善占善卜,觀得天下大勢所趨,先太宗諭旨一步便交上了本家符印兵權,其未卜之才無愧為大胤第一謀士。

太宗趙義惜才,且欲立天下之範本,故賜聞人青皇姓為“趙”,加官進爵封為異姓王爺,封號“靖”,賜府邸安置於江州,與上京輝州隔一省榣州。

這靖王趙青傳到趙晏之父趙勝這一代,趙家已是三代單傳,可見聞人這脈血著實稀有。

到了趙晏這第四代,竟又是一株獨苗。

靖王家子嗣不豐,玄武很頭疼。

當然頭疼的還有第二代老靖王。

趙晏之父趙勝早年間喜四處遊曆,好結交能人異士,本人朗眉深目,是胤朝內外風流倜儻、灑脫聞名的公子哥兒。

他早年間撩動的少女春心也是不少,朝中名媛,江湖俠女,紅坊佳人,到處飄著小靖王人在紅塵走,卻無紅塵留的傳說。

第二代老靖王吹胡子瞪眼睛地想把這個風流兒子抓回府中順旨成婚,以續族脈。

結果這個風流浪子竟和當今的天子,也是當年的韓王趙宣一起拜了把子,私自兩人竟攜手同遊了一輪江湖。

所謂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少年郎意氣風發,摘梅煮酒,結伴同遊好不快活。

趙宣遊了半載回朝後沒多久便封為太子,老皇帝忙於家事安置,新太子忙於恪職守孝,皇家內部折騰了幾年,無暇發旨賜婚。

趙勝倒又多得了幾年自由快活。

其後終於在其二十五才承旨迎娶上官將軍家長女上官虹為妻。二十八得嫡長子趙晏。

景德十四年春,胤朝遭受北地迄丹族自其開國以來最為嚴峻的挑釁及衝擊。

迄丹太後蕭念念以迅雷之勢撥動十萬重兵壓境。

這大軍可是來自善戰善兵的白虎一族!

皇帝趙宣最初本決定禦駕親征,畢竟沒有個五行神族傳承人來扛把子,那絕對是鐵輸。

不想靖王趙勝主動請纓,朝中二相也先後進諫趙宣,更宜以穩住後方政局為要。

皇帝、靖王一夜長談,隨後趙宣認命趙勝為趙軍主帥,率八萬精兵赴北境同州要塞抗敵。

雙方戰線迅速而全麵地在同州鋪開,迄丹主帥乃蕭太後族弟蕭凜凜,擇日在同州城下叫陣,不料竟被趙軍陣中一名小將突放冷箭而中箭身亡。

擒賊先擒王,蕭凜凜在迄丹地位尊崇,竟這般鬼使神差地在十八萬兩軍陣前慘遭穿心落馬。

迄丹大軍又悲又懵,拖著主帥亡體十萬火急而又整齊劃一地回營,隨即飛書至太後蕭念念,望知其後定奪。

兩陣兵馬由此僵持數日,竟開始悄咪咪地在同州城下減員撤兵。

太後蕭念念派使者入同州城議和,並遞上國書願與大胤結為兄弟之邦。

大胤射冷箭理虧在前,且被蕭念念一頓操作搞得一驚一乍,倒也答應了不少議和條件。

迄丹皇帝年齡尚幼,恭稱趙宣為兄,並願以白河為界,雙方撤軍返朝。

其後,凡兩國有越界之逃犯,彼此均不可徇私收留。

大胤每年作為大哥支援提供弟弟迄丹白銀十萬兩,絹布二十萬匹;迄丹作為弟弟不調皮犯事、不騷擾大哥,並開放提供本國市場用於通商往來。

以上,胤朝每年貢銀稱為“歲幣”,雙方在同州設權場,俗稱集市。

兩國修生養息,互通有無,和諧發展,載史稱為“同州之盟”。

本來好端端地兩國簽完了盟約,這頁紙便翻了過去。

誰知射了冷箭的大胤回味起來倒覺得是迄丹得了便宜又賣乖。

不曉得是不是趙宣隨後又悄咪咪地下旨給了趙勝,命趙勝在約定撤軍回朝前領一萬重騎去殺個回馬槍,追擊迄丹大軍,來一個神來之筆,打蛇打七寸,以求更長久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