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我抓緊秦仲,妄圖他能救我出囹圄,故事結尾,我的赤鳶劍沒入秦仲的胸膛,隻希望和他永生不複相見!
我叫秦珂,是大越長公主,我的父親算不得什麼明君,他在政期間苛捐雜稅、厲兵秣馬、舉國哀怨,但是大越有一隻絕對忠心的部隊,這支部隊不僅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朝野上有什麼風吹草動也盡在掌握,這十數年來,不知有多少存有不臣之心的人死在這隻神秘部隊的手中,父皇也得以穩坐朝堂。
一隻軍隊,也許能震懾群臣百姓不敢生出謀逆之心,卻不足以穩固朝綱,是以,父皇的政權並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那樣堅不可摧。
在父皇內耗的這些年裏,北境一個夷族小國涼國迅速成長,並且在一個滂沱的雨夜向我大越攻來,西北的守境大將蘭正本沒有將這小打小鬧放在眼裏,可就是這不起眼的夷族小國一朝攻來,蘭正卻隻能勉強自保,無法退敵,大越的軍隊在西北邊境與涼國膠著了三個月並隱隱有敗勢,父皇再也坐不住了。
遞國書、涼國使臣入京和談,涼國也知我大越國力尚可,不是可以顛覆的時機,繼續糾纏下去也得不到什麼好處,還不如就勢索要銀錢和糧食,而父皇也並不在意這區區百萬兩銀錢,所以一拍即合。隻是涼國那年近古稀的國君還有個附加要求,那便是想迎娶我大越的一位公主做繼後,美其名曰永修秦晉之好!
這本不算什麼大事,自古以來兩國相交,和親是常規外交手段,我大越沒有成年公主,本想選宗室女過繼,可涼國執意要嫡親公主,無奈之下,我,長公主秦珂,被我的父皇下旨和親,時年十六歲!好在那涼王也算通情達理,言說待到我十八歲成年之後再行大婚!
聖旨一下,母妃抱著我哭了半個月,我知道父皇是天子,一言九鼎,斷斷不可能反悔,可是若要我勸母妃看開些,我也的確說不出口,這樣的事,我又怎麼可能心甘情願。
太子秦瑄是皇後的兒子,張皇後母家出過三任宰輔兩位鎮國將軍,可謂是文武齊備的大家族,秦瑄一出生就注定了他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看著我和母妃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十五歲的秦瑄表現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姐姐,別怕,等我做了皇帝,我會保護你。”
看著他一副極認真的樣子,我心裏很是欣慰,父皇的七個孩子當中,我和秦瑄最是親近,也許因未我是個公主,對秦瑄的地位沒有威脅,一向強勢的皇後也並未阻攔秦瑄和我交好。
欣慰歸欣慰,可是我心裏卻清楚的知道,父皇正值壯年,斷不可能傳位於太子,況且兩年後,這朝中局勢如何轉變,誰也不得而知,即便太子登上了帝位,我這樁婚事能保大越西北安定,皇後,皇後背後的張家也斷斷不會允許秦瑄放過我!
我不是逆來順受的性子,我不想害人,卻更想自保。
仔細盤算了一下,我雖貴為長公主,但卻是不討喜的,而且曆朝曆代沒有公主手握兵權的先例,更沒有公主能夠登基為帝,若想脫離和親的命運,我必須要尋得一個穩妥的靠山,而這座靠山必須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不能像秦瑄一樣為人掣肘!
思來想去,我選擇了九皇叔秦仲,秦仲是父皇同父異母的弟弟,皇室之中,我的叔伯輩,早被父皇斬草除根,如今,隻剩他一個。
世人皆道九皇叔紈絝風流,不務正業,我絕不相信!他若沒有實力,如何能夠成為眾多叔伯中的那個例外?父皇可沒有那麼多仁善之心!如今這兄友弟恭的樣子,不過是父皇拿九皇叔沒有辦法罷了!
若能得九皇叔援手,相信改頭換麵,絕處逢生,也不是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