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食鋪開業
新婚過後,沈大有對自己的爹爹沈三亮說道:“爹爹,現在我已經成人了,您的技術我也已經學到了。日後別人家若是招人做活,我一個人去就行了。
爹爹你的手和腳早些年受過很多傷,現在是孩兒報效您的時候了,您可以和娘親一起好好的享享福了。”
沈三亮和沈周氏聞言欣慰地互相看了一眼,他們都被自家兒子的孝心感動了,但是雖然沈家近來運氣好了很多,但是所有的積蓄都被他們花在給李樂樂的鳳冠霞帔和壓箱底的金銀首飾上了,現在也沒有多少餘錢。
於是沈三亮便說道:“大有,你的孝心爹知道了,可是咱們家也不寬裕,爹爹還是和你一同去做木工活。等到日後小孫孫出生,你娘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再聽了木工活,幫你們帶孩子吧。”
沈大有聞言也不好再說什麼,他知道爹娘的擔心,他是有自信賺來的錢可以養活一家人,但是爹娘肯定擔心萬一家中再像之前一般走背運,銀子不夠花恐怕有些難為。、
李樂樂近些日子在鎮上逛了好些天,也想過了好些主意,她覺得自己若是想要多與人交流,最好的方法還是開個小鋪子做生意。
她覺得,在人間的話,再也沒有比做生意更多的與人打交道了。
而且想要做生意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若是要正式開個店,有個店的名稱之類的,就需要或租或買一個鋪麵,然後到衙門裏去備案,按時接受檢查、按時交稅,還要給巡街的衙役們不少好處費。更不要說是還要和不同的顧客打交道了,千人有千個性格,好些顧客並不是好相與的。
不過也有例外的,比如一些農戶若是拿著自家種的菜到鎮裏街道兩旁擺小攤子的話,隻用每日裏交幾個銅板的街道占用費就行了,其他的稅費一概不用交,也不用自己去與衙門打交道,每日裏會有人走到攤子上收費,隻要準備好銅錢就行了。
還有一種不用交稅的方式就是自己家用推車或者利用窗戶改裝一個小攤子、小門麵,這樣也與農戶的菜攤一般,不用去衙門辦很多繁瑣的手續,隻用每月按時交稅,平日裏有衙役過來吃飯的時候收不到錢而已,算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李樂樂是個嫌麻煩的人,但是現在不得不做些“自找麻煩”的事情,所以她也想要選那種少費些腦子,少與衙門打交道的方式。
沈家種的菜不多,到市場上擺個小攤也沒有什麼小菜可賣的,而且小菜長得慢,靠著這麼一小塊菜地也不能天天去擺攤。最方便的還是將沈家臨街的一麵改造成一個小攤子的好。
本來她有兩個主意,一個是賣一些她和娘親繡出來的小荷包、還有自己製作的頭花之類的小攤子。可是沈周氏的繡花水平隻不過是一般,若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她自己親手製作的話想想都好累啊。
而且這個鎮子不算太富裕,家家戶戶的小姑娘們都會手工,會自己做荷包,若是她隻做一般的荷包恐怕不會太好賣,要製作精品的話又怕大家買不起。而大戶人家的荷包自然有繡娘製作,也很少在外麵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