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引出第三問,也是最終的答案:德川家康壓根就沒想過讓德川秀忠參加這場會戰。確切地說,他是壓根就沒打算讓那三萬八千主力上戰場當炮灰,所以才特地叫秀忠帶著精銳走難走的山道,還安排他去跟真田昌幸費腦子耗時間,為的就是保存主力,以防不測。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石田三成突然腦子開竅,偷偷地走中山道襲擊江戶本營,才定下了這樣的行軍方案。
這就是事實的真相,德川家康明白,本多正信也明白。本多正純不是特別明白,所以他才非常不淡定地拚死吃河豚,冒天下之大不韙,當著所有人的麵說自己要弑父。而德川秀忠則完全不知道自己隻是老爹手頭上操控的一枚棋子。
所以,他也就隻有跪在門口幹等著並哭鬧的份兒了。
以上,是推理。接下來,說證據。
證據是德川家康定下的一個不怎麼成文的家規—如無必要,絕對不跟自己的繼承人待一個地兒。
不僅他是這麼做的,後來秀忠有了世子家光,家康也是這麼要求的。
理由非常簡單:在那個時代,一方領土往往由一個家族統治,而一個家族最大的,自然是當主,可天有不測風雲,萬一當主死了怎麼辦?當然得有繼承人來繼承,故而繼承人即便還是世子,在家中也是跟當主地位相當的重要存在。
不過,若是發生萬一中的萬一,當主和繼承人一起死了,那該怎麼辦?
那就隻能涼拌了—看著這個家族滅亡,然後領土改名改姓。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有必要專門讓爹跟兒子分開麼?誰會那麼倒黴碰上這種衰事兒死一塊兒呢?
對此,德川家康的回答是:“如果織田信忠當年不在本能寺,那麼織田家斷然不會就此覆滅的。”
在關原開戰之前,家康對自己另一個親生兒子鬆平忠吉說過,要做好赴死的準備。
如此危險的生死之地,他怎麼可能置德川家家業不顧,而讓秀忠跟自己一起去拚命呢?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場所謂的天下爭奪戰,其實就是德川家康利用其他人的手,其他人的針線,來為自己打造黃袍和王冠的伎倆。
不過這種事情肯定不能被別人給看出來,所以在秀忠抵達關原之後,家康便以遲到為由,拒絕見他。並且也他算準了,自己那忠厚老實的兒子,一定會以跪在營門口這種方式來表達悔意。這樣,也正好能讓路過的諸大名看在眼裏,以向他們傳達這麼一個信號:自己是真真切切地打算讓德川家世子一起上戰場和大夥拚命的,隻不過那小子不爭氣沒辦法而已。
說到這裏就有必要插一句了:井伊直政曾一度惦記著換繼承人的那茬事兒,家康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九月十八日,躲在一個山洞裏的石田三成被田中吉政的手下擒獲,當場送往大津。
在聽說了這個振奮人心的特大喜訊之後,家康表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抓得好!同時下令,把石田三成弄來瞧瞧,自打當年大阪一別就再也沒見過麵,怪想他的。
當下,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細川忠興等人紛紛表示,自己也很久沒見過治部少大人了,都很想念他,要不就請內府大人趁此機會,開一個慶功大會,同時安排一次石田三成的老朋友見麵會,如何?
家康當即點頭允諾,表示現在就會讓人著手準備。接著,他叫來了本多正純:“讓那傻小子來見我一次吧。”
他一邊說,一邊還裝出了一副很為難的樣子:“這小子第一次上戰場,就現了那麼大的眼。本來是要讓他在江戶好好反省的,可最近幾天,諸位中的很多人都來求情,所以想想,也就給大夥一個麵子吧。”
諸大名一聽,想都沒多想就紛紛表示:這年頭誰沒“中二”過啊?內府大人您就別自責了,見令郎一麵吧。
“此次父親大人出馬,取得了關原會戰的大勝利,向世人展示了神威勇猛,在此,忠心地表示祝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