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遠征朝鮮 (1)(1 / 2)

小田原會戰結束後的第二個星期,也就是天正十八年(1590年)七月十三日(此處為和曆,下同),秀吉便立刻開始了論功行賞。

這第一個受封賞的,便是他的好妹婿德川家康。封賞的具體內容如下:將家康原有的五國領地,即駿河、遠江、三河、甲斐以及信濃收歸豐家所有;作為交換,將原北條家的七國領地—武藏、伊豆、相模、上野、下野、上總、下總封給家康。這次的封賞,史稱關東轉封。

由此以來,德川家的領地一下子上升到了兩百五十萬石,成為了當時日本僅次於豐臣家的大名。

但說心裏話,新的領地雖然比老領地多出將近百萬石,但家康壓根就不願意要。原因也很簡單,也很好理解。原來的地方雖小,但那是自己的故鄉,革命老區自然群眾基礎深厚,大家都是自己人,抽個稅拉個壯丁啥的都好商量。現在給分到了剛剛占領的原敵占區,人生地不熟暫且不去說它,當地民眾業已習慣了北條家的統治,很多武士之前還是在北條公司打工,轉眼就失業成了浪人,所以存在著相當的仇恨情緒,這種情緒對於家康整治關東來講,自然是有害無益的。

其實,這正是秀吉的本意。他不想讓自己的妹婿過於消停,不然就不利於豐家政權的今後發展,這才來了這麼一手。事實證明,秀吉的擔憂是正確的,對策也應該說是不錯的,可惜實際效果卻很不理想。

此時的家康心裏雖然有一百萬個不情願,卻又不能不去。他非常清楚,雖然這表麵上是冠冕堂皇的“封賞”,但是扒開這層金光閃閃的外衣,裏麵卻是一個叫做“命令”的玩意兒—你不去還真不行。

所以,德川家康一聲不吭,對於這份倒黴的賞賜也沒有表示出任何不滿,默默地收拾起了東西,就開始搬家了。

多年的亂世曆練,已經把他磨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人精。從三河的人質時代他便開始忍耐,忍耐中他變成了信長時代的小大名,現在又成為了豐臣時代的大大名。在忍耐中,家康離著一個目標越來越近,他知道,當機會成熟的時候,他便會一躍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奪入自己的囊中—這個目標,被叫做“天下”。

現在,還差沒幾步了。

秀吉是個考慮問題非常周到的人,既然要將家康給丟到荒郊野外的鄉下,自然不能讓他把自己費了老大功夫才攻下的小田原城當作大本營安家落戶。於是,在地圖上好一陣摸索後,秀吉的手指終於停在了離開小田原城更東麵的一個濱海之地,然後他對家康說道:“兄弟啊,你的新居城就在這兒吧”。

他說的那個地方,其實是個小漁村,邊上有倒是有這麼一座城池,但因為多年戰亂沒人維護修繕,已經成了一棟不折不扣的危房建築。

而秀吉似乎也並不怎麼為自己妹婿的生命安全做過多的考慮,同年八月,在他的婉轉催促下,家康就正式入住了這座看起來非常簡陋且搖搖欲墜的城。

城的名字叫做江戶,而那片小漁村,如今已經發展成了整個地球最繁華的都市之一—東京。

之後,秀吉又將原來家康的領地分別封給了自己的幾個得力家臣或者親戚,其用意不言而喻,都是為了防止家康作出某些不利於豐臣政權和諧穩定的動作而準備的。

這一切都搞定之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畢竟一百多年的戰亂總算結束了,整個日本,又恢複了和平。與此同時,所有人又都覺得,豐臣秀吉—這個親手終結亂世的功臣,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秀吉采納了這種意見。自打北條滅亡後,在人前的他,開始變得異常悠閑,天正十九年(1591年),他還將關白的位置讓給了自己的養子——之前出場過的羽柴秀次,然後自稱太閣。其本人成天不是泡茶就是賞花,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