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白晝城(1 / 3)

劇本中的這座白晝城,本名叫豐城,當年的老城主是個極其富有智慧的人,所以豐城的動植物業發展勢頭迅猛,慢慢地從一個破敗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個現代化複古小城。

曼陀羅和曼巴都是老城主的兒子,曼巴是大兒子,曼陀羅是小兒子;曼巴雖然年長卻從小沒有曼陀羅聰慧。

城主之位的歸屬問題一直都是豐城的熱議話題。

一部分人認為應該把豐城交給年長的曼巴,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城主之位能者居之。

隨著時間的流逝,老城主生了一場大病,之後的身體每況愈下,這也就導致了豐城城主的繼承權再次被搬到了台麵上。

曼陀羅這麼多年來主攻植物的種植,而曼巴則擅長飼養動物。

城中的居民也分為兩派,一派支持曼陀羅,一派支持曼巴。

老城主十分擅於體察民心,所以也根據當地居民的意見,把這座城池一分為二,城中以北是曼陀羅的領地,而城中以南則是曼巴的領地,中間地帶驚魂廣場則歸屬於兩個人共有

在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還是良性競爭,但是後來隨著老城主的去世,兩個人的競爭逐漸演變成了惡性競爭。

他們的競爭逐漸地陷入白熱化的階段。

曼巴努力有餘,才智不足。

曼巴因為想迅速發展城南的動物養殖業,所以廢棄了很多曾經的植物耕田,隻是飼養動物;但很多動物都是食草動物這也就導致了城南的食草動物相繼滅絕,居民怨聲載道;而另一邊的曼陀羅則是對植物進行全麵的培育,很快就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豐收。

曼巴十分看中自己長子的身份,他始終認為城主之位理所應當應該由他繼承,所以他開始在身邊小人的推動下走上了專攻偏門邪道的道路。

曼巴知道太陽光照時間會影響作物的成長,為了能迅速種植出大量的植物,從而讓食草動物長得更健碩,曼巴托人從深山中請出來了一名巫師。

這巫師也是有大本事的,可以人為幹預減少每天的黑夜時間,做法每天增加更多的太陽光照,隻是中間要用活人為祭。

曼巴一咬牙,從他城中的囚牢裏找來了很多囚犯,索性就全部托付給了巫師做法。

事情果然入他預料的那樣發展,太陽的持續光照讓植物漲勢明顯。

他貪心不足,企圖進一步增加太陽光照減少黑暗的時候,卻被曼陀羅發現了。

因為曼陀羅的植物種植,一直適應正常的光照,而這種異常的天氣很快就被十分聰慧的曼陀羅找到了原因,原來背後是自己這位大哥在搞鬼。

才導致他種植的萬頃良田因為光照過於飽和才毀於一旦。

隻是讓曼巴沒想到的是,自己昔日這位咄咄逼人的二弟,非但沒有揭露出這個秘密,反而替他瞞下了,還和他聯合發出了一個豐城的聯合生命,說日照減少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但是曼陀羅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曼巴承諾不再利用黑巫師增加日照,期間因為增加日照而產生的後果,一切都由曼巴領地的居民承擔。

這個條件看上去合情合理,黑曼巴也就應承了下來。

後來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太陽的光照一點一點地再不停地增加,留給黑夜的時間越來越短;而曼巴明明早就收手了。

黑巫師這個時候提出一個猜想,如果任由事態這麼發展下去的話,黑夜會徹底消失,大家都無法存活,如果能將最後的黑夜吞噬轉換成黑暗能量,那麼事情還有一定的轉機。

曼巴在巫師的三言兩語中,就被逼著走上了吞噬黑夜的道路。

之前黑巫師隻是每隔一個月一作法,現在改成了每三天一作法

而且每次做法必定會迎來極端天氣,大家極端天氣都躲藏在巫師幫助大家建造的地下室中,沒有人知道黑夜還存在,知道的那些很快就被曼巴的軍隊絞殺了,這也是為什麼極寒天氣死去的那些人身上都有曼巴蛇印記的原因。

因為他們在還沒有被凍死的情況下,就慘遭殺戮。

豐城後來被更名成了白晝城,極端的天象從不尋常變成了常態。

曼巴中間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巫師確實是由他尋來的,辦法也是他從古籍中想到的,這件事無論是他還是曼陀羅都認為事情之所以會到這個地步,全然是因為他的一時邪念。

黑巫師一直生活在驚魂廣場後的宮殿裏,因為吞噬黑夜需要活人為祭,所以曼陀羅和曼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召集一些民眾去禱告,然後麻醉一部分人的心智,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跟隨巫師走進地下宮殿。

就在幾個小時前,曼巴例行舉行了祈禱儀式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離開,因為他們城南的居民已經沒剩多少了,他想趁著曼陀羅不在,把自己城南的居民偷偷帶出來一部分。

然後曼巴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那就是他們城南的居民有一半跟著巫師走了,剩下的一半則來到了一個他十分陌生的地下室。

地下室裏的曼陀羅食人花正在瘋狂地咀嚼著人骨,地上的衣物還都刻有曼巴蛇的標誌。

事情到了這裏他還有什麼不明白,他雖然資質平庸,但是絕對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