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一章神武(1 / 3)

某年某月某朝,初雪剛過,天色稍霽。萬峰下靈城門前,一隊人馬經過,寒風凜冽,騎上人卻身著單衣。

為首一青年當真好相貌,蛾眉鳳目,昳麗無雙,但一身如雪的白衣,襯得人麵冷寂寂的。靈城民風熱情奔放,青年一過,便有妙齡女兒擲些鮮花手帕,同時有人發問:

“這是哪門哪派?”

見多識廣的人答:“瞧他們衣著,大約是汀雪門。”

汀雪門坐落青州境內,屹立已有百年。因門派建於湖心小島,島上遍植柳樹,每到春季飛絮如雪,便取了“汀雪”二字。汀雪一門雙絕,一為內門心法,有脫胎換骨之效;二為汀雪劍,劍法浩渺,能窺海江之壯。

青年時年雙十,名叫凝風,是汀雪門“凝”字輩首徒。他們這一行弟子共十八人,全都到了授劍的年紀。眼前的萬峰中有一座叫聚靈山的,上有神匠留下的兵器百件,每三年開山一次,許諸位名門子弟上山求取神武。

明日,便是這三年之期了。

“不知道有哪件神器會認可我。”說話之人穩重敦實,身量稍矮,乃是凝風的二師弟凝山。

凝風回首一笑,語氣鮮活又刻薄:“二師弟的神武,讓我想想,大概是‘三足鼎’吧!”

這“鼎”往往是用作烹肉的,結合二師弟比三人加起來還多的食量,但真是香草配美人,寶刀贈英雄。

“好你個大師兄!”二師弟的圓包子臉氣得鼓囊囊的,“找打!”

凝風為躲開二師弟的拳頭急匆匆躲到了柱子後麵,又露出頭:“那就九齒釘耙吧,畢竟是二師弟嘛!”

他身法輕靈,移動之間快如雨燕,轉瞬間已經避開了二師弟一招掃堂腿。二師弟習的是汀雪門“山”字派武功,力大無窮,穩如泰山,一擊不中,又一拳揮向他左臉。凝風捏著他的手腕,輕輕一轉,拳頭的勁頭便如泥牛入海,他輕巧地將二師弟擒住,笑著喊道:“這一下應該直取我脖頸兒,懂不懂?”

二師弟瞅準機會,一腿朝向他腰部,回擊說:“那你還有命和我講話?”

幸好客棧內空曠少人,不然這一場非打到天崩地裂。桌邊的少女看起來十六七,比兩人都小上一點兒,眼裏卻有幾分帶孩子的無奈,對著一旁慈眉善目的中年人道:“師叔,您也不管管他們!”

被稱作師叔的中年人和氣地道:“昭昭,那也得他們聽我的才成啊。”他笑了笑,像尊不敢沾水的泥菩薩,轉身麵向掌櫃,掏出一錠銀子,“掌櫃,麻煩來桌酒菜。實在對不住,我這兩個師侄活潑些。”

“何止活潑啊,就是兩隻鬥雞!”昭昭說。

酒菜上來,這廂也打完了。高瘦鬥雞勝了矮胖鬥雞一招,趾高氣揚地歸了位,風卷殘雲般吃了三隻包子,邊吃邊點頭:“不錯,肉多。”

師叔身子弱怕油膩,隻吃了兩口,放下筷子道:“明日就是開山門的日子,東西都備好了?引靈訣都記下了吧?”

眾人答:“背好了,記下了。”

尋常兵器不過是件鍛造成特定式樣的金屬,神武卻各有各的靈氣脾性。要驅使它們,必得它們樂意才行。

每位入聚靈山求兵器者都需要手執符紙,將真氣注入其中,並在口中默念引靈訣,靜待神武應召,持續一炷香的時間。

五百年間,上山求得神武者,不過百之一二,但折損者已近千人:有人因自身功力不足以支持引靈訣,在一炷香內反噬身死,爬不上山頂中途墜落失足而亡的,更是不計其數。

但即便風險如此之大,習武之人也前仆後繼,不願放棄這平生一次的良機。

幾人用過飯,草草一歇息,便到了第二日。

萬峰乃是一片連綿不絕的山係,主峰為通神峰,左右兩側分別為聚靈與歸人。遠遠望去三峰皆是高插入雲,緲緲不見其頂。

通神峰至今無人攀上,聚靈山上是神武靈台,而歸人峰頂是鎮守萬峰,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天仆館。

傳說有雲:神匠造神武,欲賜世人,使善攻者鋒利,孔武者有力,善速者敏捷,持心公正,各得其所,以佐王道。奈何人性本貪,人們為爭奪神武彼此侵吞,殺人越貨,最終血流成河。神匠盛怒,但神武入凡已有百年,被凡間水土養出心智靈性,銷毀有傷天和。神匠於是遷造法者皋陶後裔一支上歸人峰,世代看守神武,稱作天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