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咱爸咱媽那些事兒(2)(3 / 3)

婆婆知道真相後,先是震驚,繼而臉都紅了,嘴裏一直埋怨兩個孩子看她老太婆的熱鬧。可是,誰都看得出來,她的心裏比誰都幸福。

理財秘籍

財產處理

老年人再婚先做好財產處分

若是年紀較大的老人“夕陽紅”式再婚,則最好能事先對於身後的財產做好處分和安排,可以采用書麵約定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用遺囑的形式,這樣比較容易獲得對方以及雙方子女的理解,也避免突然去世後再婚家庭各方主體為老人的遺產分割發生糾紛。

當然要注意的是,再婚老人對百年之後的財產安排,隻能是對於自己有支配權部分的處分。

房產證上加名要細思量

房產問題也是再婚家庭中最容易產生糾紛的源頭之一。

再婚家庭中往往一方或雙方都有婚前房產,專家建議,無論婚前財產是否曾經公證,都不要輕易往婚前房產的房產證上加對方的名字,也不要輕易將對方戶口遷往婚前房產處。因為房產證上加了對方的名字,對方就可以對該房產提出權利訴求;而戶口在此也可以對房子提出居住權和使用權。對於婚前房產,若不需要出售以便重新購買新房,也沒有其他特殊情況,還是完完全全留在自己手裏較“保險”。

再婚後財產有分有合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力保留婚前財產是理直氣壯的,但相互信任也尤為重要。否則,缺乏信任的再婚生活也隻能是一潭死水,索然無味。因此在再婚後,兩人的財務就最好能“合二為一”了。這種“合”並不一定要完全放到一個共同賬戶中,而是說心理上要“合計”,至少要公開透明,共同規劃。

由於再婚的中老年人通常要贍養多方老人,又要撫養跟隨自己和不跟隨自己的未成年子女,中老年再婚雙方在單方支出上可能有多有少,但這不是問題,並不影響兩人一起對家庭經濟做預算和規劃。隻要兩人有一顆“共同商量”的心,就可以把婚內的共同財產安排好。

此外,中老年再婚雙方的理財觀念極可能很不一樣,任何一次婚姻中,總有一方對錢的問題更敏感,或者更節儉一些。因此,建議兩人就家庭財政開支問題多多溝通,可以定期召開“家庭財務會議”,互相取長補短,這樣才能使現在的家庭關係更加穩固,使現在的家庭資產籌劃得更和諧。

同時,為方便個人開支起見,不妨在婚後設一個用於現在家庭使用的共同賬戶,同時每人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個人賬戶,用於原有婚姻關係下遺留下的經濟支出。相對集中,又相對獨立,並不是方便存“私房錢”,而是表明互相的信任和體貼。有分有合適度把握,才是再婚生活中理財的高境界。

財產之外要注意

待子女要“一碗水端平”

再婚理財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項,就是對待未成年子女的零花錢問題。對於小孩,再婚夫妻的方式不盡相同,但現在必須要統一起來。如果他們仍然按各自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小孩,那麼他們根本談不上融合。對於沒有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孩子,雙方可以有不同的支出方式,但是對於同一屋簷下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則應該“一碗水端平”。否則,孩子們難免有意見,從而影響大人之間的感情。

不要忽視自身養老規劃

由於有兩次婚姻經曆,要處理眾多的社會關係,要考慮多個孩子的教育問題,要照顧各方老人,再婚夫妻雙方忽略自身的養老規劃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千萬不要如此!

再婚夫妻都已人到中年,在這時候一起規劃養老計劃是非常關鍵的。而且,一旦錯過這個機會,等孩子們都經濟獨立後再考慮自己的養老,就錯失最好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