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投資不隻是男人的事(2)(3 / 3)

小小真的有些心動了。

她詳細問了一下,從加盟費到鋪麵租金再到裝修,前期投資大概要20萬。朋友說她們每人出10萬,盈利均攤。

10萬。似乎可以。

她又去朋友選擇的地點調查了一下,成熟社區,入住很高,附近的飯店也都生意不錯,似乎頗有前景。

她覺得可行,便和徐朗商量。幾年下來,徐朗對小小理財的能力和眼光信任十足,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於是,迅速地談租金、談加盟,開始操作。一個月後,一切到位,錢小小的第一家飯店開張了。

第一天,客人很多,幾乎沒有空位,後廚忙得不可開交。小小詢問了一下客人的評價,也都讚不絕口,說很有特色,很好吃。

小小更加信心十足。

可是沒想到,幾天之後情況就變了。人一天比一天少,有時即使是飯點兒,也隻有寥寥幾桌,旁邊的飯店有時都滿員了,她家也不見客人。她有些急,為什麼呢?難道是風水不好?

後來,她找了一個很懂開店的朋友詳細谘詢,朋友實地考察一下,這樣回複她:“這個地段不錯,但是,因為是住宅區,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做飯,而出來的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懶得做飯了,改善一下生活,二是宴請親朋,三是沒有做飯習慣,長期在外麵解決。”

“可是小小家的飯店,屬於連鎖快餐。比較有特色,價格大概十幾元一份。對前兩種情況來說有些低了,對第三種情況來說有些高了,所以才無人問津。”

錢小小恍然大悟。

既然知道了問題所在,她也沒有耽誤太久,迅速將飯店盤了出去。在錢小小的投資史上,這成了為數不多的一次失敗記錄。好在投入不算太多,收手也算及時,隻賠了幾萬塊。

這次經曆,給了她一個教訓——開店是很危險的,一定不能盲目,尤其不能跟風。

理財秘籍

三種人不要跟風開店

盲目入行者。許多人在開店之初對開啥店並沒任何客觀依據,隻是看到或聽到某人開啥店賺到錢,就心血來潮般地開起店來。當店鋪開起來後才發現整個行業市場不像當初所看到、聽到的一樣,所賣的東西雖好,可競爭對手多如牛毛,產品質量和價格在市場上都沒優勢,持續下去就意味著更多的虧損,放棄成為最佳選擇。

缺乏敬業精神者敬業。精神應該是一個人對所從事的工作,在感情上和精力上都十分投入的表現,而現實中卻有太多人做不到。如店主或店員貪玩網絡遊戲,冷落進店客人使客人無心交易;又如營業時間的安排不是考慮方便客人,而是考慮方便店家自己;再如對店容店貌不關心,對產品不愛惜,使店鋪與產品形象不堪入目。此外,店員缺乏工作激情,上班無精打采,不能引導客人購買等,方方麵麵的不敬業行為都使店鋪業績難有起色。

不懂品牌推廣者。在品牌推廣方麵,不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都存在認識的不足,更甚者對品牌推廣毫無反應。廠家往往認為在媒體投放了不少廣告,在做給經銷商看的宣傳文件中也有美化品牌的內容,就可以稱之為品牌推廣了。對於直麵終端消費者的門店經營,廠家認為那是銷售商的事。這樣不能使消費者成為品牌的追隨者,難以做到回頭客的持續遞增。因而,店員在促成交易過程中,必須強調企業的優勢和品牌的優勢。

專家意見

大多數人開店喜歡一哄而上,而不理會風險。隨著市場的低迷才發現風險極大,可惜為時已晚。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看,人的一生,收入、支出、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目標各不相同,因此進行理財時,必須根據不同的年齡考慮投資組合的比例,需要不斷調整資產配置、選擇相應的投資品種與投資比例,不宜將所有的資金投入到單一品種的店鋪內。

六、網店也能發大財

錢小小的生活

自己的店沒開好,她倒是幫別人做成了生意。

是什麼呢?網店。

同事珊珊,按揭買了車和房,每月月供壓得她喘不過氣。她找到小小問:“小小姐,有什麼生意可以很少的投資,又可以正常上班,賺的錢也不算少呢?”

小小想了想,告訴她:“網店。”

其實,開一間網店,是她網購成癮的時候就有過的設想。她想,既然那麼多人在網上買東西,那麼為什麼不做一名商家呢?後來忙著戀愛結婚生孩子,又加上生活的壓力大,也就擱下了。但是,她心裏始終有這個影子,今天珊珊一問,正好提醒了她。

她帶珊珊去她收藏的很多淘寶店鋪。“單以服裝為例,經營得好的店鋪,每天的成交率就有幾十單,就算每單隻賺10元,每天也會賺數百元,每月就會過萬。”

珊珊咋舌:“這麼賺?”

小小笑她:“這就算賺?你知不知道,有商家曾經一年在淘寶賺3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