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這些天可有恢複?”太子一邊和溫憲走著一邊問道。
聽到太子的話,溫憲原本掛在臉上的笑一下子就掉下去了,歎了口氣說道:“皇阿瑪,每次隻吃一點就不吃了。”皇阿瑪看似已經恢複,還能在用膳時候逗自己,但是每次都是隻吃一點就給自己夾各種菜,每天撤下去的膳食看似用了不少,但多半都不是皇阿瑪吃的。溫憲想到這,悄悄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自從陪皇阿瑪用膳到現在,自己的小肚子就像充氣一樣鼓起來了,好些準備好的衣服都不能穿了,還得趕工現做。
太子歎了口氣,皇阿瑪自從和大臣們吵烏庫瑪嬤的梓宮要放到哪裏後,就一直不理朝政,皇瑪嬤又在後宮,大臣接觸不到就隻能每天來找自己,雖然三叔公勸自己趁現在多安排一些自己的人手進去,但是烏庫瑪嬤才去世不久,皇阿瑪正在傷心,自己哪有心情去安排人手,畢竟烏庫瑪嬤對自己那麼好,補足了自己缺失的母愛。現在自己每天早上去哭靈,下午還要處理堆積起來的政務,但是很多折子是自己不能批的,皇阿瑪再不恢複過來,孤就要被奏折淹沒了。
太子摸了摸溫憲的頭說道:“這幾日辛苦溫憲了,回頭我讓六喜把我前些日子新得來的九連環給你送過去。”
“謝謝太子二哥,妹妹也沒什麼能幫到的,隻能陪著皇阿瑪,好讓皇阿瑪快點恢複過來。”
說著就到了太後暫住的地方。
太後正坐著休息,一抬眼就看到太子和溫憲進來,還沒等兩人行禮,就喊兩人到身邊來。
“今天皇上有沒有好好用膳?”
“回瑪嬤,沒有。”溫憲一邊端過茶碗一邊答道。
太後接過茶碗,正準備喝卻又把茶碗放在桌子上,想到這些天皇上和大臣僵持不下,先是逾年不移太皇太後的梓宮,好不容易雙方各退一步,現在又因為皇上不回乾清宮僵住了。看著太子十四五歲就要承擔兩方的壓力夾在中間,本來還有些肉的臉現在下巴也尖起來了。
這幾日太後也接到了不少大臣轉遞來的請求,希望自己能勸皇上回到乾清宮,但皇上和太皇太後的感情自己是一直看到的,皇上自幼登基,祖孫兩人一直互相扶持才撐到現在,如今太皇太後崩了,皇上心裏的大山塌啦,不讓皇上守著怎麼可能,就是勸也是白費功夫。可馬上就要除夕了,皇上一直這麼守著也於禮不合,怎麼才能既讓皇上可以動也可以全了皇上的孝心。
太後留著太子用了午膳,就讓兄妹倆回去接著守靈,自己帶著宮人去找康熙。
“皇額娘,您怎麼來了?”康熙停下正在抄的孝經,扶著太後坐到椅子上。
“皇上,額娘來看看你,這些日子你一直在這住著,大臣們紛紛上折子勸你回乾清宮。額娘知道你舍不得太皇太後,但是你這一直住在這裏,且不說旁的,隻說現在天寒著,你就住在太皇太後旁邊寒氣更重,你讓太皇太後看到後怎麼心疼你,好歹離得稍遠一些,哪怕是你住到慈寧宮前院,就你兒子們守孝住的那個帳篷也好呀。順便還能堵住大臣們的嘴。”
康熙本想駁回太後的要求,但看著太後因為太皇太後去世而一下子衰老的臉,嘴裏的話就咽回去了。想來皇額娘在後宮一直是皇瑪嬤護著,如今皇瑪嬤去了,皇額娘心裏也不好受,現在還得操心自己的事。罷了,就退一步吧,不回乾清宮去前院吧。
想罷,康熙就讓梁九功安排人把東西挪放到慈寧宮前院的帳篷裏。
大臣們見康熙做了退步,雖然感覺有些不足,但比較之前好了不少,也就悄不做聲了。
因為太皇太後才崩五天,皇上明顯沒有過節的想法,眾人也不敢慶祝,怕著了皇上的眼,隻在夜裏悄悄吃了一頓素食,白日裏照常進宮守喪。就這樣一直到了十一日。康熙隻能扶著太皇太後的梓宮一路送到朝陽門外的殯宮,不顧群臣的反對,在殯宮住了三日才返回宮裏。最後還是在群臣的一再堅請下,才勉強回宮。但並未回住乾清宮,而是住在了乾清門外的帳篷裏,每日讓宮人把奏折送到帳篷裏批改。
太後見康熙每日白日批折子處理政務,夜裏還要抄寫孝經和佛經,有些不忍,原想著像之前那樣讓溫憲去陪著康熙,好歹能讓康熙稍稍放鬆一下,但是康熙現在住在乾清宮,每日大臣來往不斷,溫憲也不方便過去。隻能每日派人去叮囑康熙按時吃飯休息。
時間過得極快,隨著大地的複蘇,皇宮也慢慢恢複往日的喧鬧,康熙也慢慢走出了悲傷,許是太皇太後離去時對康熙的話起了作用,或是守喪期間太後對康熙的關心打動了康熙。康熙出喪以後每日都到寧壽宮看望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