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謝禮(2 / 2)

李聽雨沒攔住,也隻得由他去。問道:“此去縣城多遠距離?”

易勇笑道:“坐車走也不過大半日就到了。二叔住在縣城十字街南邊半裏路的梆子胡同,又在前門大街開了個布店,時常在店裏算賬,必是在這兩個地方沒錯的。”

梁氏樂滋滋收了銀子,喊了老牛,包了一包幹菇兩條臘肉讓易勇給他二叔帶去,站在門前看著牛車一路走遠。

出來幫套車的牛大嫂好奇地問道:“易勇家的,這是來了貴客了?”

“也沒什麼。”梁氏想起易勇的叮囑,假裝雲淡風輕的說道。但想起那一錠銀子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我家二叔幾年前救治過的人,來感謝二叔了。”

做善事總是有好報的。

車到了大道上,就比較平穩了。

李聽雨去了一趟驛站取了一個包裹,是他的換洗衣物。提前給幾個錢托房東給送過來的。

老牛趕著車,小心地豎著耳朵聽李聽雨和易勇的談話,從中甄別有用的信息,好回家對著婆娘吹牛。

“這個,公子,還沒請教尊姓大名。”易勇忽然想起來這件很重要的事。

李聽雨由此知道,那位大人壓根什麼信息都沒透露給易家。當然,也不排除易大夫城府深,誰都沒有說。

“鄙姓張,弓長張。”其實他很想說自己姓楚,名留香,號香帥。but,理智提醒他這容易被雷劈。於是他捏造了一個比較接地氣的姓。

“哦,張公子!”易勇雖在村裏能吹能說,可是麵對明顯的階級鴻溝,他深深感到自己自己詞彙的缺乏和文化的貧瘠。因此接下來就是一陣奇妙的冷場。他很想打聽這位張公子的父親是什麼官,可是他不敢。當年易大夫回家的時候臉色是很難看的,應當是被那位大人嚴厲警告過,恐懼和慶幸兼而有之。

關於那件事,二叔一直不願意提,但是對那位大人交代的事情卻二話不說就照辦了。並且在山神廟落成的當日,還從縣城悄悄回去了一趟,親自燒了頭一柱香。從那以後還留了錢讓他每個初一都幫忙祭拜。

各種跡象顯示,那一天一定有什麼事情發生,並且和那個山神廟有莫大的關係。

牛車走的很沉穩,李聽雨閉目養神。他把打聽來的信息和易勇說的對照了一下,大致無二。大約是那位大人一家走後沒多久,易大夫便匆匆搬走了。他原來還是靠走街串巷坑蒙拐騙養家的鈴醫,卻突然有錢在縣城買房子,很是可疑。當然也不排除那位大人感謝他救了女兒,給他一筆感謝費。

鼻子隱約聞到煙嗆味,李聽雨打了一個噴嚏。他揉揉鼻子很無奈,有香帥的病,卻沒有香帥的命啊!

易勇很不好意思的道:“不好意思張公子,我剛才從山神廟祭拜回來,弄得一身煙熏火燎的味兒。剛走的急,也沒來的及換身幹淨衣服。”

李聽雨笑道:“無妨無妨,我鼻子對這種氣味敏感,天生的病。”

易勇不由得縮起身子往邊上靠了靠。

“這六仙山上還有山神廟?”李聽雨轉了個話題,問道。

“是啊,我二叔受公子父親所托蓋的,公子不知道嗎?”易勇奇怪道。

李聽雨心裏咯噔一聲,麻蛋,差點露餡。嗬嗬一笑道:“父親並未提過此事,難怪臨來時小妹讓我代她上一炷香,卻原來是這事。”沉吟道:“這倒不巧了,方才若走得不那麼急就好了。”

易勇忙道:“這個我可以代勞。反正我每個月初一也會替二叔去燒供。”

既然山神廟與那位大人有關,必然要去一趟的,不過是先去哪裏的問題。人是活的,廟是死的,先去找人要緊。李聽雨不動聲色做了選擇,開始打聽山神廟的細節。

可惜易勇並不識字,並不清楚碑上寫的什麼,更遑論牆上那首詩。事實上他對這件事的描述十分粗略,遠不如梁氏對洛塵描述得那般細致準確如身親臨。

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區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