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0,北宋乾興二年。
六仙山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是如此溫柔地拂過滿山清新的綠意。
拂雲宮大門敞開,一隊道士魚貫而出。走在最後的,是一個少年道士一個青年道士扶著的老觀主。
少年道士隻有十二三歲左右,稚氣未脫然而相貌已成,竟是眉目如畫難辨雌雄。
他正安慰老道士:“師父,你不要擔心大師兄,他的避雷訣我檢查過了,記得非常好,很牢固!”語氣十分肯定,帶出一些隱隱的少年老成的氣派來。
大師兄:這種被小自己一半的老師表揚的感覺怎麼如此提升不了優越感?
“師父,我去了。”晨風吹動他寬大的青色袍袖,再次檢查了腰間佩劍、法器,攜帶的物品,青年道士後退一步對所有人打了個稽首禮,然後跪在老道士麵前。
老道士須發蒼蒼,滿目鄭重,他扶起青年道士道:“那邊的各種情況為師記得的都告知於你了。為師修行這麼多年,你師妹的事,是為師一生最大的遺憾,你此去,就算不能帶她回來,隻要能使她解開心結,為師縱死也無憾了!”
青年道士歎了口氣,他不知該如何回應,隻能再次叩拜,然後轉身離開。
少年道士到底不放心,道:“大師兄,我陪你去‘上天梯’,如果有什麼意外,也好照應。”
大師兄沒有客套,點點頭,二人一道沿著山路前行,不久就消失在深深淺淺的綠色中。
“上天梯”其實就是拂雲宮半日腳程之外一塊布滿了橫向紋路的長條形巨大石塊。形似一座小山,頂端常年煙雲繚繞,晴日裏都難得看到頂端。且硬度極高,據說沒有人能從那上麵鑿下哪怕一小塊石頭。因此當地人都傳言,此為五六十年前上天為修行圓滿者降下的登天的梯子。
“上天梯”四周是相對平整的場地,距離那裏還有三十丈左右距離的時候,青年道士停下了。
“師弟,且在此停下吧。”
少年點點頭,止住腳步。
青年道士轉身望向“上天梯”左下遠處一所小木屋。
木屋前一儒生打扮的身影,對他遙遙大禮下拜。
道士回以一禮。二人並無交流,盡在不言中。
忽然,遠處叢林中傳來動物極速奔跑的聲音。不過幾息之間,一條棕黃色帶麻點的大狗從樹叢中衝了出來!
“你來了。”青年道士蹲下身子,摸了摸狗頭,從懷裏摸出一塊肉幹遞過去,看熟練程度就知道這是老習慣了。
“嗷嗷~嗷嗷~嗷嗷……”那狗嘴裏叼著一物,對著青年道士含混不清的嗷嗷叫了一陣,將那物放到青年道士手裏。
少年道士一看,是一隻風幹了的雞腿,不由“噗嗤”笑出聲來:“小六,這是給二師姐的禮物嗎?能藏到現在也不容易。”
大狗瞪大了狗眼看著大師兄,目光殷切。
青年道士看了看師弟,默默拿出帕子包了起來塞進了懷裏。
大狗這才放心地叼起他手裏的肉幹吃了起來。沒吃幾口,遠處又傳來一陣小狗的叫聲。
大狗一哆嗦,隻聽青年道士笑道:“你媳婦帶著娃來了,還不趕緊藏起來吃,晚了又吃不到了。”
大狗生無可戀地歎口氣,叼著肉幹鑽進了樹叢。一路思考著狗生:當初自己選擇陪媳婦留下來,是錯誤還是錯誤呢還是錯誤呢?當條單身狗不香嗎?當初還是太年輕了。
少年笑道:“師兄,時辰差不多了,上路吧。”
大師兄:話是不錯,總覺得哪兒不對。
第二天,六仙山的村民又有了新的故事傳說:昨天“上天梯”那裏又無端打了好久旱雷,不知道是哪位高人飛升了還是哪位仙人在曆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