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夜幕下的幽靈 (1)(1 / 2)

夏季,大都會的郊區,夜色正濃,一片高大而又茂密的柏楊樹林,包裹著一座大清王朝遺留下來的神秘古宅,幽暗中,透出一層難以捉摸的恐怖!

一百年前的那個夏季,這裏麵曾發生過一件怪事。那時,大清末年,亂世迷局。一天,天空陰沉沉的,暴雨將至。突然,一個炸雷響過,古宅裏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用一根麻繩把自己吊死在後院正房的檀木門框上……霎時,古宅上空,烏雲翻滾,雷聲轟鳴,閃電頻頻……

一個送飯的老仆人看到這一切,張大嘴巴,瞪著驚恐的眼睛,想喊,喉嚨裏卻像被人塞了一團棉絮,怎麼也喊不出來。一碗燕窩湯,陡然落地,啪的一聲,碗被摔成兩半!

暴雨如注。老仆人淚流滿麵,悲傷的淚水和著雨水在肌肉顫抖的臉上流淌。

葬禮過後,古宅後院的幾個月亮門很快被一塊塊青磚封了起來。從此,後院成了一個誰都不能再進去的神秘禁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宅裏的人開始漸漸遺忘後院。

但突然有一天,夜半更深,從裏麵隱約傳來一個女人的哭泣聲,哭聲淒慘。

又到半夜,月黑風高。幾個年輕的仆人壯起膽子,手牽著手,磕磕絆絆走到後院的牆外,像看家狗一樣蹲在牆根下,支起耳朵向裏麵傾聽——

大約過了有一刻鍾,黑暗裏突然傳來一聲淒厲的哭聲,緊跟著,時高時低,斷斷續續……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聲音猶如厲鬼的嗥叫,能把人的魂魄掏出來摔得粉碎!

幾個年輕的仆人嚇得拔腿就跑,連跑丟了鞋都絲毫沒有感覺到。幾個人一口氣跑到前院的西廂房,癱坐在地上,喘著粗氣,臉色像白紙,沒了一點血色。

不知何時,幾個人的上下眼皮都開始打架。迷迷糊糊中,幾個人恍惚看到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正站在跟前——她披頭散發,舌頭耷拉在嘴外,瞪著憤怒的眼睛,分明就是吊死時的模樣。她俯下身,伸出一雙雪白的手,用力掐著眼前一個姓丁的年輕仆人的脖子,長長的指甲陷進肉裏,越掐越緊,越陷越深。姓丁的仆人呼吸急促,透不過氣來。他想喊,但喊不出,越是用力越喊不出。他拚命用雙手拍打胸口,但最終,還是慢慢昏了過去……眨眼,該女子像一陣仙霧,消失無蹤。

古宅內外的很多人知道了這件事,一時傳得沸沸揚揚,人心惶惶。有人說,這是有冤的人死後陰魂不散,正在找尋心靈邪惡的人算賬!

百年後,今夜,樹葉微動,一個黑衣罩身的鬼影,在古宅周圍,忽隱忽現……

這一切,是人?是鬼?是男?是女?是誰?是作秀的?是半夜搞行為藝術的?

迎麵,走來一個剛下夜班的女子,她與這個黑衣人擦身而過,猛地,借著遠處投來的一束亮光,她看到這個黑衣人的胸前隱約寫著一行血字:我要揭下你的臉皮!

該女子大驚,立刻嚇得暈死過去。等她醒來,黑衣人早已不見蹤影。她跑回家,第二天,整個人開始變得瘋瘋癲癲,見了誰都指著喊:“鬼!鬼!”

家人沒法,隻好把她送進了精神病院。

從此,這片樹林裏有鬼的事就在當地傳開,越傳越神,越傳越驚悚!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說,這片樹林裏可能有一個孤魂野鬼,建議大家以後少進去,也盡量別再接近那座古宅。

而事實上,這樣一座神秘、詭異的古宅,並不是沒有人煙,它是有主人的,它現在的主人,正是當下在文壇上頗有幾分名氣的小說家司馬文輝——

司馬文輝今年三十出頭,擅長寫恐怖懸疑和曆史小說,是個頗有才氣的小說家。最近,他的新作《潘金蓮偷情記》剛一完稿,就被大江南北的幾個知名出版商看上了。其中,有的揣著巨額支票找上了門,有的則通過電話要高價買走……一時間,他有些頭大,這對一個作者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傻子都懂,沒人搶的作品肯定不咋樣,被人搶的作品肯定會暢銷!

得意!司馬文輝很得意!《壯誌在我胸》的歌曲在嘴邊哼了起來。

但得意歸得意,清醒還是要有,信心也要保持,危機感更要存在。

司馬文輝在心裏一遍遍這樣提醒自己。

盛情等於厚愛。這麼多爭的,到底給誰呢?出版商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誰的麵子也不好駁,更不好得罪。一時犯難,沒轍,坐在書房裏沉思。

最後,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姑且先不管小說是否暢銷,還是先把概要和部分精華章節發到網上,看看反響如何,若反響不錯,那再等等,爭取遇上一個最合適、價最高的出版商,反之,就從現在積極要稿的出版商裏隨便找一個出價高的趕緊把合同簽了,在文學圈裏混,夜長了總是夢多,小心無大錯!

懷著一份忐忑,司馬文輝把小說概要和部分精華章節發到了網上,半天過去,點擊數萬,好評如潮,總結眾網友的觀點,都說小說筆調優美,在詳細刻畫人物的同時,也從人性的角度深刻演繹並重新詮釋了潘金蓮……該小說一掃曆來世人對潘金蓮的種種惡意曲解和偏見,是一部難得的好書,希望作者盡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