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地處四明山南麓,水繞山環,風光秀麗。鎮內有剡溪自西向東流過,至武嶺頭與溪南山阻夾成口,故名溪口;又以武嶺橫臥鎮東,以山名命地,故亦稱武嶺。
溪口曆史悠久,被稱為“千年古鎮”。溪口古稱禽孝鄉。傳說,從前有一位董姓少女,極擅女紅,她每天在閨閣中倚窗刺繡,窗外恰有兩隻燕子築巢而居,無意中與董姑娘成了鄰居。董姑娘每天給小燕子喂米,並用竹籬編成護欄圍著燕巢,使其免遭風雨。冬去春來,兩隻燕子北飛南歸,年年往返於此。後來,董姓少女生了病,不治而歿。已經深通人性的兩隻燕子,悲鳴不已。過了幾天,董姓少女的父母到女兒墳地上祭掃,卻看見那兩隻燕子已經死於女兒的墳上。一時間鄉人爭相傳誦,都說那兩隻燕子至情至性,是在為董氏姑娘“盡孝”。因此,鄉人改稱此地為“禽孝鄉”。到清季末年,溪口仍隸禽孝鄉。
據《奉化縣誌》記載,早在唐代貞元中(公元794年前後),已有人居住於溪口。至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溪口建村,人口近八千。民國時期,出生於溪口的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相繼成為近代中國的政治風雲人物,溪口因此也聲名遠播。尤其是蔣介石當政之後,仍心係故裏,時常返回溪口祭祖、探親、訪友、休息。期間,達官貴人、黨國政要蜂擁而至,一時間鄞奉道上車水馬龍,冠蓋如雲,溪口儼然成為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臨時政治中心。
蔣氏父子早已作古,如今的古鎮溪口憑借其特有的自然人文環境,已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每天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興致勃勃地到古鎮旅遊,他們一邊觀賞蔣氏故居豐鎬房、文昌閣,遊覽蔣介石親自題名的妙高台,欣賞千丈岩瀑布,參拜千年古刹雪竇寺,一邊品嚐溪口的千層餅、水蜜桃、芋艿頭等特產,並不時地議論著蔣氏父子的功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