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將來的苟且。
李芸鑫坐在餐桌前,手裏玩著一截線頭,目光呆滯的不知道盯著哪裏。
中考結束的夏天,說來是可以放鬆玩一玩的,但是對於李芸鑫來說,太壓抑了。因為初升高的考試,基本是砸了。
——
李芸鑫不禁問自己,是出廠的時候忘記設置什麼程序了嗎,怎麼自己從小到大感覺都差一腳。
出生時候生在冬天臘月裏,上學早一年,人家不讓,晚一年年紀又大了,還真是不合時宜,奇怪的教育部也是,非要以9月份為分界點來劃分入學年齡。好在當時李芸鑫的爸找了點關係,提前一年上了學,所以李芸鑫在班裏就算是年紀比較小的。
上學之後,教材一改再改,九年義務教育搞得跟鬧著玩一樣,最基本的教材過個兩年都像是重新編的似的,美其名曰“試點改革”。
好容易熬到小升初,還實行了劃片入學,就是一片居民區有對口的幾個學校,不巧的很,李芸鑫家的居民區,那一片就兩個學校,一個市重點,一個市“渣滓”。又不巧的是,小升初的考試,自作聰明的李芸鑫把一道要列綜合算式的題寫成分列式,這幾分就白扣掉了。最最不巧的是,上市重點綜合評分就差1分,這一份就栽在那道倒黴的數學題上!
原本李芸鑫的爸說,要不花錢上這個重點吧,離家也近,就兩三分鍾路程,但是大概要三萬,九十年代中期的三萬啊,那是多大一筆錢,對於他們這種工薪階層的家庭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而且綜合分就差一分,李芸鑫實在覺得不劃算,就豪言壯語的和他爸說,不要花錢,他自己考回來上高中!
李爸很欣慰自己的兒子能有這樣的魄力,也就遂了他的意思,讓他去了那個“渣滓”學校。所謂渣滓學校,就是學生普遍學習成績差,學習風氣不是很好,就各種插科打諢順帶點混社會,用他們學生的話來說,都是小混混,說不定還有早戀打架啥的。入學的摸底考試,以李芸鑫可以上重點的成績,自然名列前茅是可以進尖子班的,但是又據江湖傳言,這個學校的尖子班有人自殺過,李爸怕李芸鑫壓力太大,就讓他去了另外一個“尖子班”。這個班的學習氛圍也是很不錯,比真正的尖子班稍微差一丟丟。就是這個班是個特長班,人均以美術為特長,也算是多了一條出路,而且這個學校有個很出名的老師,就是帶特長班出名的。
慕名而來衝著這個所謂的名師,考進了特長班,又有不合時宜的事情出現了,今年帶班的不是那個名師,而是一個剛從印染廠設計部辭職出來的美術老師。顯然這個“老師”沒當過老師,隻是會美術而已。
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不是簡單說說的。李芸鑫的人生大概從出生起就注定與各種不合時宜相伴。
特長班的這個所謂的老師,壓根不懂得怎麼教學生,隻是美術課上侃侃而談,但是真正當班主任,連李芸鑫都覺得她連個學生都不如,情商差到令人發指。當反應過來這個老師隻是個花瓶後,李芸鑫開啟了他的叛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