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1)

衛青和霍去病漠北大捷,早由飛馬將捷報送到長安。武帝和文武百官,以及全城百姓,歡欣鼓舞,激動萬分。大漢和匈奴作戰十餘年,等待的就是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天。這一天終於到來了,人們內心的喜悅、興奮、驕傲和自豪,變作歡笑,掛在臉上;化作淚水,任情流淌。所有人都在議論,所有人都在期盼:抗擊匈奴的英雄啊,快快回來吧!衛青大軍班師,念念不忘『迷』失了方向的李廣和趙食其。直到漠南,李、趙二將方才率領本部追趕上了大隊兵馬。他們這次出征,等於在大漠上白走了一個來回,沒有投入任何戰鬥,空耗了大量軍資。衛青派遣軍中長史詢問李、趙貽誤軍機的緣由。趙食其無言以對。李廣倒很爽快,說:“諸校尉無罪,貽誤軍機,責任在我,我自當領罪。”他召集自己的部下,從容地說:“我李廣自結發時便與匈奴交手,經曆大小70餘戰。這次有幸跟隨大將軍再次出征,不想卻『迷』失道路,貽誤軍機,豈非天哉!我李廣已經60多歲,死不為夭,怎能再對刀筆小吏,乞憐求生?罷罷!今日便與各位長別了!”說著,拔了佩刀,一抹脖子,自刎倒地。

眾人搶救不及,眼看著李廣斃命身亡。衛青聽說其事,嗟歎不已。霍去病大軍班師,路過平陽,訪知生父仍然健在。他的生父是誰?便是那個霍仲孺。霍仲孺早年在長安平陽侯府當管家,憑著甜言蜜語和小恩小惠的手段,勾引衛媼的二女兒衛少兒,致使衛少兒未婚先孕,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霍去病。衛少兒生『性』風流,生了兒子以後,又與陳掌鬼混,執意和陳掌結婚。霍仲孺到頭來是兩頭落空,一跺腳孤身回了祖籍平陽。他在平陽正式娶了妻子,妻子生有一子,名叫霍光,也就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霍去病和霍仲孺、繼母、霍光見麵,回首往事,感慨係之。霍去病給父親、繼母留了一些金銀,讓二老購置房屋田產,安享天年;霍仲孺則將霍光托付給霍去病,反複叮嚀,務要給霍光尋個前程。衛青、霍去病的大軍同時回到長安。武帝、朝臣和長安人像過盛大的節日似的,給予凱旋的將士以最隆重最熱烈的歡迎。武帝打破慣例,特地在白天舉行朝會,聽取衛青和霍去病的彙報。衛青老成穩重,霍去病繪聲繪『色』,分別講述了漠北大戰的經過。大漠的荒涼,戰鬥的激烈,漢軍的英勇,匈奴軍的慘敗,把人聽得神魂顛倒,『蕩』氣回腸。武帝滿麵笑容,高聲說:“自我大漢開國以來,匈奴一直是北方最大的禍害。先帝景皇帝駕崩時留下遺囑,要朕‘外和匈奴’。可是,朕就不信那個邪,堂堂大漢,憑什麼要和侵略者講一個‘和’字,蒙受屈辱?從元光二年起,朕就決定對匈奴用兵,用武力保家衛國,維護尊嚴。

開始,我們打的是防禦戰,比較被動。後來把‘防胡’改為‘滅胡’,主動出擊,深入匈奴境內作戰,局麵大大改觀。細想起來,大漢攻伐匈奴,先後進行了四大戰役,即河南戰役、漠南戰役、河西戰役和漠北戰役。四大戰役,每戰必勝,基本上殲滅了匈奴的主力,收複了大片土地。我們‘滅胡’的目標雖然沒有完全實現,但匈奴在近期內,不大可能再對我大漢構成威脅了。國家沒有邊患之憂,百姓盡可安居樂業。你們說,曆朝曆代,何曾有過這種景象?”文武大臣呼喇喇地跪地,齊聲高呼:“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帝聽慣了“聖明”、“萬歲”之類的頌辭,而這天的頌辭,似乎特別的響亮,特別的動聽。他挺了挺腰板,繼續說:“衛青和霍去病統兵以來,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為國家為民族建立了罕世殊勳。你們說說看,朕該怎樣褒獎他倆呢?”這個問題一時把眾人難住了。因為衛、霍舅甥俱已封侯,一為大將軍,一為驃騎將軍,官爵和地位高得不能再高,再加褒獎,難道還要封王不成?可是大漢早有定製,異姓人不得封王啊!衛青和霍去病聽到“褒獎”二字,趕忙向前,說:“攻伐匈奴,上靠皇上指揮英明,下賴將士浴血奮戰,這才能夠取勝。皇上若要褒獎,就請褒獎將士,先別考慮微臣。”武帝哈哈大笑,說:“朕說過,凡是肯為大漢出生入死的人,朕是不會吝嗇官爵和金錢的。有功必獎,有功必賞,你兩個就別推辭了。”接著,武帝宣布,新設大司馬一職,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驃騎將軍,二人的封邑和俸祿相等。參加漠北戰役的將校,有的封侯,有的升官,惟李廣和趙食其當斬。李廣已死,不再追究罪責;趙食其態度尚好,由其家人贖為庶人。隨征的士兵,賜予金帛;戰死在沙場的,撫恤從優。青、霍去病以及受到褒獎的將校一起跪地,由衷地感謝聖恩。李敢受封關內侯,得知父親李廣自刎而死,心生疑『惑』,眼睛瞅著衛青,那神情分明是說:我父英雄一世,隨你出征,怎麼會不明不白地就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