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做中國的孩子苦,做中國的父母更苦。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用其一生關注孩子,為孩子殫精竭慮。而孩子呢?一生下來,周圍就聚集了無微不至的大人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想方設法給孩子最好的照料,他的一個微笑、一個皺眉,哪怕是一個噴嚏都不會脫離大人們的關注。就像一位母親說的那樣,孩子的一點風吹草動,在父母眼裏就是狂風大浪,甚至是地動山搖。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曾說:“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去做,千萬別替他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女孩要學會自己動手,要學會獨立,不能總是依靠別人。隻有做到獨立,才能真正幸福。
六、樂觀——愛笑的女孩更幸福
一個人是否快樂,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的擁有。也就是說,快樂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快樂是一種純主觀的內在意識,是一種心靈的滿足程度。一個人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快樂,就比別人幸福。
在一次心理谘詢中,我這個最愛給家長們上課的專家居然被來訪的孩子上了一課。
那也是個就讀於初中的女孩曉曉,她本身沒有什麼心理問題,隻是她學校例行的心理輔導,對於這樣的“病號”我最樂於接受,畢竟人都有偷懶的時候。
曉曉不是第一次接受我的輔導了,她知道我的“嗜好”,幹脆一進來就說:“胡老師,我給您講個故事!”
“有意思!”我心裏想著,嘴裏說,“你講吧,我成天給人講故事,今天也當一回聽眾。”
於是,曉曉給我講了一個有關二戰的故事。
一個猶太小男孩,在5歲生日前的一天,和父親一起突然被納粹抓進了集中營。小男孩的父親用平常的語氣告訴他:“我們正在參加一場驚險、刺激和有趣的遊戲。如果我們取得了1000分,我們就會獲勝,獎品是一輛坦克。”父親和孩子製定了遊戲規則,把凶惡的納粹看做是敵人,在充滿恐怖的集中營做著遊戲。當感覺到瀕臨潰敗的德國人將要進行最後的大屠殺時,父親悄悄地把孩子藏在一個大櫃子裏,並告訴他,“現在我們已經積了940分,隻差60分就是最後的大贏家了。從現在開始,你必須藏在這裏麵,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任何人發現你,否則,前麵我們的940分都白攢了,敵人就獲勝了。隻有當外麵沒有任何人時,你才能出來……記住:一直到外麵沒有人時,你才能出來。”天真的孩子以為父親是和自己在玩遊戲,他遵守了遊戲規則,耐心地守在櫃子裏……一直到他確信外麵沒有一個人。他對著人群裏的媽媽歡喜大叫:“媽媽,我們贏了!1000分,坦克!我們贏了!”
這個故事其實我早就聽過,而且這是一個感動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經典故事。故事裏這位父親的智慧和勇氣值得現代家長們的學習,他為了不讓孩子純真、脆弱的心靈蒙上戰爭的陰影,用遊戲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度過難關,也正是這位父親的樂觀、詼諧伴隨著天真的孩子度過最黑暗的日子,最終走向光明。
“曉曉,你是一個很快樂的女孩,所以以後的心理輔導你都不用來了。”我對曉曉這樣說。
做父母的,誰何嚐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天天開心,天天快樂呢?
快樂是什麼?我的師妹,如今已經成為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母親的她在和我聊天的時候這樣說:“我覺得快樂是一種心態,是能夠主觀控製的,生活中隨時、隨處都有快樂,隻要你善於去發現,我要教給我的女兒這一點。不管她以後從事怎樣的工作,如果她都能夠像我所期望的那樣,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每天都是快樂的心情,那麼,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相信她能夠從容應對。”
我相信,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兒能夠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過一生,這是每一個家長心中的夢想。古人說“境由心造”。一個人是否快樂,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的擁有。也就是說,快樂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快樂是一種純主觀的內在意識,是一種心靈的滿足程度。一個人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快樂,就比別人幸福。我們覺得滿足和幸福,我們就快樂。我們的心裏燦爛,外麵的世界也就處處沐浴著陽光。
阿傑是我的朋友,他年紀輕輕就獨闖南方,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CEO,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中,我問他:“你最欣賞的女孩是什麼類型的?”
當時,我已在心裏準備了好幾種答案,比如漂亮、堅強、優雅等等。可沒有想到的是,他卻回答說:“我最欣賞快樂的女孩。”
然後,阿傑又補充說:“漂亮、能幹的女孩固然好,但真正打動人心的還是那種整天被快樂縈繞,什麼事都難不倒她的女孩。”
在後來的工作中,我也日益感到,快樂對於女孩有多重要。一個樂觀的女孩能給周圍的同學帶來愉快的情緒,樂觀的女孩能把平凡的日子變得富有情趣,快樂的女孩能把沉重的學習生活變得輕鬆活潑,快樂的女孩最容易引起老師的好感。不說別的,就連我在麵對一個帶著微笑走進辦公室的女孩時,心裏都會感到樂滋滋的,因為這樣的女孩基本沒有什麼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