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教女有方:讓女兒愛學習、會學習(3)(2 / 3)

“哇,釣魚原來還有這樣深的境界呀?”鳳鳳叫起來。

“釣魚其實就是磨練自己心性的,就比如你學習知識,如果你專心致誌,心無旁騖,目不兩視,耳不兩聽,精神專一,那麼你的學習效果就會很好,反之,就學得很不踏實,你說,是不是這樣?”

鳳鳳聽得直點頭,她顯然是聽進去了,而表姐也是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知道她是在心裏對比自己和我的對待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

培養孩子專心致誌學習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專注不僅能讓孩子在學習中事半功倍,對孩子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聯想起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他們在事業上取得成就都是跟專心致誌,認真專研分不開的。

唐朝詩人賈島,作詩入了迷。他一邊騎驢走,一邊琢磨著詩句中的“推”、“敲”二字,竟跟府尹大人韓愈的儀仗隊撞個滿懷;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為了觀察樹上的小鳥,一動不動地在樹下站了好久,一隻鬆鼠以為他是一根木樁,竟然順著他的腿爬上了肩膀;著名發明家瓦特,研究蒸汽機如醉如癡,鄰居家失了火,已經燒到他家屋頂上了,當一位警官衝進他家時,瓦特還在若無其事地自言自語:“蒸汽是水的變態,水就是蒸汽……”

18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高斯,在19歲時就解決了當時自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得兩千多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的數學一大難題,轟動了整個數學界。有人曾問高斯:“你為什麼在科學上能有那麼多的發現?”高斯回答說:“假如別人和我一樣專心和持久地思考數學真理,他也會做出同樣的成績。”

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專心致誌的學習習慣呢?

1.學習要有期限

不管孩子做作業還是複習功課,都要給孩子一個時間限製,什麼時候完成,而不能讓孩子養成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2.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當孩子心理壓力比較重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無法集中。許多孩子害怕考試,尤其是害怕一些被家長們告誡為“將決定一生命運”的考試。為此,孩子們經常心神不定,甚至胡思亂想。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孩子們自然就無法專心學習。因此,但凡優秀的家長,都是孩子稱職的心理安慰師。

3.發掘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一個學生對某門功課毫無興趣,那就很難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假如孩子對所學習的內容興致勃勃,根本不用誰督促就能全神貫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成功的重要條件。

很多人並不缺乏才氣及毅力,而是缺乏持之以恒“專注一個目標”的能力,結果,往往無所建樹,最終與成功擦肩而過,少看了許多人生的風景,留下了遺憾。如果我們能在各種各樣的事情上,多一分專注,多一分堅持。專注於學習,那麼,女孩將來也會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八、學習計劃不該隻是孩子自己的事

製定計劃就是要解決當前的實際與未來理想之間的矛盾,將可能轉化為現實。不少初中在製定計劃時勁頭很足,但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實際情況,結果實行起來感到困難重重,甚至因要求過高而無法實施,使計劃成為一紙空文。

花花是初二的學生,都快和媽媽一般高了,可做起事來總是丟三落四的。一天晚上,剛吃完飯,花花把數學筆記丟在客廳的茶幾上,匆匆和父母打了個招呼,就回自己的小房間學習了。過了一會,她又走出小房間,在書架、床頭到處翻找什麼,連續進出幾次,好像丟失了什麼東西。媽媽問他是否找語文筆記時,她像突然醒悟似的連聲說是。

很多初中女孩和花花的情況類似,雖然看起來像大人了,可學習上一點也不讓父母省心,總是丟三落四,心不在焉。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學習太辛苦,用腦過度了。中學學習其實是一場相當艱苦的戰役,每天不僅要複習當天學習過的內容,還要預習第二天將要上的內容,一門接著一門課。幾天後,再翻看前麵的學習內容,發現許多地方又生疏了,於是再反過頭來不斷地加強。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猛往頭腦裏灌,即使身體受得了,學習效率也會越來越低,無法達到好的效果。

如果家長能幫助女兒製定一份勞逸結合的合理學習計劃,才是提高女孩學習效率的好方法。

一份合理的學習計劃要注意那些呢?

1.計劃要有科學性

思維要靠大腦,學習是個艱苦的過程。要使大腦神經細胞正常工作,就必須保證腦細胞的新陳代謝。所以在安排計劃時,不要長時間的從事單一的活動,而應該像學校的課程安排一樣,學習一段時間後應適當休息;比較長時間學習以後,應當去鍛煉或娛樂一會兒,然後再回來學習。計劃中對學習科目的安排,要注意文理科交替,相近的學習內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學習。同時,要掌握自己的生物節律。計劃中的學習和娛樂活動時間,應根據自己一天的智力活動節律合理的設計與安排。隻有這樣,才能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2.主次要分明